晚上,和朋友语音通话,不知不觉聊了两个小时。她说:你对象的文笔比你好多了,真情实意的打动人。我知道我这么说,又不想和我说了。
这一刻理解了我以前的样子,当别人批评,否定的时候,没有从事实的角度看待,然后延伸到自己身上。
但今天内心没有起伏。我说:这几天突然顿悟了。仿佛打通思维的任督二脉。把过去的经历,读过的书遇到的困惑都找到了答案。
我们从家庭教育讨论到情绪的诱因,从情绪的诱因说到业力。每当偏离成长的的话题,就会把主题拉了回来。当聊与自己成长无关的话题,都会留在潜意识,并造成空虚的感受。
人们经常把一个人情绪上的表现称为个性,天生,习气。其实这些都是来自你无意中收集的信息,这样的信息越多,就会吸引更多这样的信息和环境,变成你的气味。这没有好与坏的分别。如果你习惯谈论负面的信息,那么就会散发出负面的气味;如果习惯谈论正面的信息,那么就会散发出正面的气味。
如果再去延伸,也不是负向和正向的区别,还是在二元思维之中。你要如其所是的看待,才会看到实相。
就像朋友说的“别人的文笔比你好多了”,如果第一反应是排斥,那么就不会知道,她说的好,是从哪个角度看待;也就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就没有了成长。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角度和标准,当把叛逆的反应止息,就会更深刻的看清自己。
情绪,感受,身体,思想上的重复都是业力的一部分。萨古鲁说:业力的字面意思是行动。行动有三种,身体上的行动,思想上的行动以及能量上的行动。你用身体,头脑或能量采取的行动,都会在系统中留下残余。这种残余会形成自己的模式,然后一直伴随你。
这就是为什么愤怒会重复;抱怨会重复;同理,平和,爱,自由也会重复。对于业力,只是一个中性词。如果把自己的性格归于天性,那么只是为自己不想改变找借口。
当生命中反复出现的模式,特别是有害的。那么就需要让业力重写。所有的经历都会在记忆中残留。小时候,你打碎了杯子,父母责骂你;那么对有挑战的事物就不敢尝试。
当父母在工作,想让他们陪伴,他们总说自己很忙,父母觉得你不该出现。那么当我们感觉到被某个人排斥的时候,就会有愤怒。
当父母总是否定你的想法和选择,你越来越不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当有了愤怒的时候,就会留在身体里,但总要找到出口,就会选择另一种方式:叛逆
这些形成了自己的业力,所以会重复。能改变的不是清理这些记忆,记忆是不能被清理,但可以觉知到事实和想法之间的缝隙。你觉知到它,就不会影响你。你无意识的释放,只会让这股情绪重复的控制你。
业力是可以改变的,情绪的诱因也可以去掉。正如萨古鲁说的:灵性修行不是为了清空业力印记仓库,而是为了让你对它更有觉知,并在你和它之间形成一点点空间,让你能站在业力仓库的外面。
这时看到了实相,开始体验你的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