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怎么产生行动力呢?河水流动要三个条件,一个是河水落差产生的张力,二是河道,三是要有源头河水。
对比河水流动,一个人的行动一、要有创造性的目标。不是我现在的能力匹配什么样的目标,而是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现在的能力跟我目标之间的差距是什么,我如何去填平这些差距。
二、Woop思维就是河道。w(愿望)o(最好的结果)o(可能遇到的障碍)P(计划)。一个人对未来有乐观的希望是好的,但是仅仅只有乐观的希望,就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怕希望落空,而避免跟现实的接触。所以心理对照法,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就很有帮助。先想去做一件事情带来的好处,再想我在做这件事情中还会遇到什么样的障碍。既能仰望天空,还能脚踏实地。既有行动的张力,又能够拉近现实中。
执行意图,“如果…就…”是治疗拖延症的有效工具。如果我感觉到睡意了,我就把kindle放在床边,而不是手机。预埋的行动线索越具体,到这个时间点以后,行动线索就越能够触发行动。
三、源头河水就是近的思维。静的思维就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流动的,不断发生变化的。正念强调专注,当下强调此时此刻。
正念思维就是一种近的思维。
1.用描述性的语言,而不是用评价性的语言,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描述正发生的事情。
2.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3.关注现在能做的事情,而不是关注远的事情的结果。
把注意力集中到现在能做的事情上,让你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工作,把结果交给老天。
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是专注和精进,而不妄想控制我们控制不了的事情,思维变化留下空间,这也是弹性的思维的特点。
如果你还在为一些远的事情焦虑,那么用两个问题把自己的思维拉回现实。一是你现在能做什么?二是你愿不愿意去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