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么多理财投资类书籍,见识了各类教父教母后,又有一个据说是“你爸爸”的人出现了。
他就是“全球投资之父”约翰‧邓普顿。
约翰‧邓普顿(1912—2008)全球投资之父 、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邓普顿爵士是邓普顿集团的创始人,一直被誉为全球最具智慧以及最受尊崇的投资者之一。福布斯资本家杂志称他为"全球投资之父"及"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2006年,他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20世纪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
令他获得如此盛誉的,当然是因为他非同寻常的投资业绩。在长达70载的职业生涯中,邓普顿先生创立并领导了那个时代最成功的共同基金公司,每年盈利高达7000万美元。他开创了全球投资的先河,在长达50年的股市上叱咤风云,表现出色。在风云变幻的投资市场,能够绵延70载如常青树般屹立不倒的屈指可数,邓普顿爵士的确有他的过人之处。

《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这本书是由约翰•邓普顿的侄孙女劳伦•邓普顿所写,以其独特的视角,讲述了邓普顿爵士的成长历程和成功战绩。全书的精髓可以浓缩为邓普顿爵士亲自所作的序中的一句话:
牛市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兴奋中死亡。最悲观的时刻正是买进的最佳时机,最乐观的时刻正是卖出的最佳时机。
关于投资,书中有三点建议:
首先,如果你密切关注关于投资市场的各类消息,请以这种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波动代表机会。波动越大,找到低价股的机会也越大。如果你打算购买低价股,那么波动就是你的朋友;如果你打算购买热门股,那么波动就是你的敌人。
其次,当市场被消极悲观情绪所笼罩时,公司价值和股票报价之间出现错位的机会最大。
最后,你作为便宜货猎手可能获得的回报,与已经控制了股票价格的悲观情绪的程度成反比。前景越黯淡,回报越丰厚,前提是这个前景发生了逆转。这是极度悲观点投资原则背后的一个基本前提。
关于邓普顿爵士的投资智慧,离不开几个关键词:“低价股”和“低价股猎手”、“极度悲观点”、“逆向投资”。
他的逆向投资法则在书中如此描述:在别人沮丧地卖出时趁机买进,在别人疯狂买进时趁机卖出,这需要最大的毅力,但收获也最丰硕。
这样的法则说起来很简单,可操作起来难度不小。如何能够在“极度悲观点”依然保持冷静和乐观,这是挑战人性的一件事。从邓普顿爵士的经历来看,要在平时就努力做到这几点,才能拨开迷雾,在机遇来临时紧紧抓住。

更多地了解历史
多了解股市和其他社会历史,是作投资的一个巨大优势。个人认为,这一点并不仅仅适用于投资领域,其实对于任何想在某一领域取得成绩的人,都应该了解该领域以及相关的历史,其好处不言而喻。
并不是因为那些事件会一模一样地重演,而是因为事件的模式和股民们的反应方式具有典型性和可预测性。历史表明,人们对股市的意外情况往往反应过激。他们总是如此,而且将来也会一直如此。抓住这一事实等于为便宜货猎手摆好了饭桌,只等意外情况出现,他们便可以将低价股一举吃进。对那些意外情况的预测和期待让便宜货猎手具备了抓住机会、果断采取行动的思维方式。
不断地增加见识
孩提时期与母亲的出游在邓普顿爵士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他12岁时,母亲就带着他和哥哥从美国东北部开始了探险之旅,他们去了华盛顿特区、费城和纽约。在旅行途中,他们经常沿路扎营,自己煮饭,列出想去参观的所有景点和博物馆。几年以后的一个夏天,他们又一次踏上了为期两个月的探险之旅,这次是游遍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所有著名景点,包括国家公园和太平洋。这种冒险精神和对旅行的渴望牢牢扎根在邓普顿爵士心里,影响了他的一生。
而他成年后和朋友周游世界的那次旅行不但见证了历史,还对他日后的全球投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的旅行已经是一种深层次的学习体验,已有的知识和旅途中的体验不断地互动循环,加快了他一生从未止步的学习进程,最终与他的天赋相结合,将自己的才华展现的淋漓尽致。
反复地锤炼心态
邓普顿爵士最喜爱的诗之一是吉卜林的《如果》,诗的开头这样写道:“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你能镇定自若……”他就始终能够保持这种异常冷静的头脑。在耶鲁念书时面临大萧条,他能够冷静地使用技巧,将自己的钱从濒临破产的银行取出。
在韩国投资时,他也并非一帆风顺,他所投基金最初三年的回报一直为负,其中1997年的回报更是下跌了65%,让人崩溃不已。在巨大的压力下,他保持冷静,坚定立场,最终取得了傲人的战绩。他这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心态,除了天赋,也是在无数次的尝试中锤炼出来的。
邓普顿爵士经常会被划归到价值投资者的行列中去,但其实他并非是遵从格雷厄姆的投资方法,而是早就摸索出了自己的投资智慧,或许,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吧。
荐书等级: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