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无情五七

《庄子·天下》有云“沐甚雨,栉疾风”,生而为人都在为生活忙碌奔波,正所谓“人生只能自拼搏,且莫与人说奈何;富贵能借银百两,贫穷难求米半合;雪中送炭君子少,锦上添花小人多;亲朋厚友勿全靠,世情更比浮云薄”,社会总有黑暗的一面,不是你不讲,它就不存在,任何事物具有两面性,不能因为我们只看到月亮光明的一面就否认它阴暗面的存在,我们可以去探索黑暗,去发觉利用改造阴暗,而不是去扼杀摁压打击。
有人类就会有利益的竞争,有竞争就会有厮杀,任何制度形式的社会都存在,利益是人类进步的驱动力,对生产资料的掌握程度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高低,说白了就是经济地位是原动力,是决定一切的存在,当今社会阶层越来越固化,一个人向上游动的阻力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里不仅仅是栉微风沐细雨,多数时候是栉狂风沐暴雨。当然生活是自我的选择,可以不去吃吃喝喝搞什么社会交际,一个人窝在家里洒扫庭除拿个小工资不求社会地位的进取也是可以的;若有点个人想法想要上进一步谋取更高的平台,人情世故便为你展开了漫天画卷,令人慨叹,让人望而生畏,退而惊颤。
蒙蒙圈圈,百转回环,被穿多少回小鞋,才能学会成年人世界里的心照不宣。当优美的语言传入耳中,感受到了悦耳动听,那可要遭罪了,现下的很多人倒是执行着三套论,说一套,想一套,做一套,人与人相处比打太极拳还需要有技巧,不仅要掌握力度,还要控制好火候,否则一不小心关系就坏掉了。人际关系的商品化越来越突出,或许一直很突出,只是以前不知道而已。心思的微妙比天上的白云还漂浮不定,幸而我们生在了文明的社会,权力的运行轨迹比较清晰,法制社会少了过往很多的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案例。
想起很经典的一句描述,人的境界总是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发展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经历这三种心态人生便走向了终结,一生栉风沐雨的生活该画上了句号。当年老的时候,人类常常回忆年轻时候的叱刹风云也好,唯唯诺诺也罢,最终生出一种感慨来,原来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身体是一切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爱惜自己,锻炼身体是永恒的主题。
抛却对繁杂人性的思考,回归一种畅想的美好展愿“雪落风陪,日出云随,足印归,蓦然回,莫懂巫山沧海,唯愿玉露人间”。有时人需要换种思维给自己以心理的安慰,好似当我看到荷叶满塘时生出一种惆怅来:风吹荷叶翻满塘,夹竹桃嫩路两旁,孤桥矗立凝水望,何事满腹愁苦肠;而将荷满塘的照片发给友人,她却生出另外的感慨来“荷叶莲藕藏,云动光洒耀荷塘,一桥牵起两相思,人间温情似水长”,人的思维就是如此的奇特,无论人与人相处还是看待事物的角度,都具有多面性。因此,我们无论对人还是对事都无需一棒子打死,不必呐喊着控诉世界的黑暗,也无需顾影自怜诉说人间只有美好,辩证客观对待眼前或是背后的现象或是本质,平心静气,不为难自己,不为难他人,如此便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