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律使人学习/思考/成长
自律使人学习,《司马错论伐蜀》捭阖之道实战

自律使人学习,《司马错论伐蜀》捭阖之道实战

作者: 846ef2612b44 | 来源:发表于2018-06-20 22:31 被阅读9次

早起第八十六天

昨天只是学习了《鬼谷子·捭阖》中的理论知识,还能够融会贯通,所以需要案例来补充,这就来学习运用捭阖之道的《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展开争论。司马错主张进攻蜀国,张仪说:“不如进攻韩国。”秦惠王说:“请让我听听你们各自的理由吧。”

张仪说:“我们先和魏国、楚国亲近友好,结成同盟,然后出兵伊水、洛水、黄河三川之地。堵塞轘辕、缑氏两个重要隘口,挡住屯留险要的道路,魏国断绝南阳,楚国兵临南郑,秦国攻打新城、宜阳,直到兵临东西二周都城的近郊,声讨周国君主的罪行,侵削楚国、魏国的土地。这样的话,周国君主自知无法挽救,定会献出传国之宝九鼎的。秦国凭借九鼎,依照地图户籍,挟持周天子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不敢抗拒的,这才是帝王的大业啊!如今蜀国只是西部偏僻的国家,西北少数民族的领袖。进攻蜀国,即使使军队疲惫,百姓劳累,也谈不上得到什么利益。我曾听说,争夺威名要到朝廷去争,争夺利益要到市场去争。现在三川之地和周王室,就是天下的市场和朝廷,而大王不在这里争夺,反而去争夺夷狄,这与帝王之业相去太远了!”

司马错说:“不对!我听说:想使国家富裕,必须开拓国家疆土;想使军队强大,必须使人民富足;建立帝王之业,必须博施德政。只有这三者都具备了,王业才会随之而来。现在大王统治的国家,地方小,百姓穷,所以我希望先办容易的事情。蜀国是西部偏僻的国家,西北少数民族的领袖,然而朝政却像夏桀、商纣一样混乱,以秦国的国力攻打它,就像驱使豺狼追逐羊群一般。取得蜀国的地盘,足以使秦国的疆土扩大;得到蜀国的钱财,足以使秦国的百姓富足。只要休整军队,而不伤及民众,蜀国就已降服。所以,攻取一国,而天下人不认为我们强暴,获得戎狄的全部资财,各国诸侯不认为我们贪婪。这样,我们就可一举两得,名利双收,而且还会取得禁除暴虐,制止昏乱的名声。现在却想攻打韩国,劫持周天子,就劫持周天子而言,这是会招致人们唾弃的骂名,即使这样,也未必得到什么好处,而且还有不义的名声;而攻打天下人都不希望攻打的地方,这实在是太危险,我请求大王允许我说明其中的缘故吧。周朝是天下诸侯国国君的宗室;韩国是周朝结交的友好国家。如果周朝知道自己会失去九鼎,韩国知道自己会丧失三川之地,那么,他们一定会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以对付秦国,而且还会背靠齐国、赵国。并向楚国、魏国求救。如果周朝把九鼎给楚国,韩国把三川之地给魏国,大王制止不了他们这样,这就是我所说的伐韩危险的缘故。相比之下,不如进攻蜀国才是万全之策啊!”

秦惠王说:“好!我听从您的建议。”秦国最终起兵伐蜀。用了十个月的时间攻取蜀地,于是蜀国被平定。将蜀国君主的称号更改为侯,又委任秦国大臣陈庄为蜀相。蜀国既已附属于秦国,秦国就更加强大了,因而就更轻视诸侯各国了。

我从中看到的是司马错通过对秦国的政治经济分析,提出“先伐巴蜀,再立霸业”的方略,除此之外还有运用捭阖之道,如想使国家富裕,必须开拓疆土,等例子,这就是“捭阖之道”里的“纵横、反出、反复、反忤”,把国家富强与扩张领土、兵强马壮与人民富足、得到天下与广施仁德之间相互转化的对立关系一五一十地摆在秦惠王面前,目的是让秦惠王顺着他的思路思考问题,认识实情。

那么在生活中,工作中谈判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说服别人,一个基于事实的强大的逻辑关系摆在对方面前,让对方心服口服,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解决方法,可以得到的结果告诉对方,一切都是可行的情况下,对方很难不认可你的说辞。

我想剩下的就是大量的灵活的套用在生活工作中,通过长期的练习,最终才能融入到自己的思维里,达到运用自如的状态。

2018年6月20日 

我是有点逗的正经人 

时而神经,时而正经,就是个不服输的人! 

家政平台创业者 

混沌学员/94后/骑行者/终身学习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律使人学习,《司马错论伐蜀》捭阖之道实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lf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