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这个词现在使用率挺高的,但究竟什么是接纳?是接受吗?是认同吗?都不是!而且,接纳不是嘴上说到就能做到的。
前几天听到的一段对话让我对评判与接纳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一位朋友说:我最近压力实在太大了!另一位朋友立马接话:你有我压力大啊?我们这段时间……前面那位朋友尴尬地笑了笑,不再说话,而后面这位朋友还在继续解说自己的压力。实际上,他俩很久没有见面了,双方对彼此最近的情况都不了解,这种情况下,是什么让后者敢于那么肯定地质疑对方“你有我压力大啊?”我想,一是基于他对前者原有的认知,也就是刻板印象;二是因为他评判的习惯,缺乏对他人的好奇。
如果他多一点耐心,听一听那位朋友的压力是什么,他也许就能够看到那位朋友的不容易,理解她的感受,甚至可以探讨出一些建设性的解决办法。如此一来,双方感觉都会心情舒畅、关系融洽,而不会让对方感觉堵的慌,甚至有被轻视的感觉。这是接纳!
所以,当我们对事情或者人不做任何了解,只凭借已有经验来看待这件事或者这个人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评判,甚至指责。而接纳是充分好奇、了解实情之后的一份认知,多的是一份开放、理解和尊重,还有不做比较的平和。
其实,我们凭什么认为别人没有我们辛苦呢?每个人承担的东西不同,承受力也不同,所处的环境也不同。大多数时候,差异只是因为不同,而不是简单的高低上下。
——评判是没有觉知的认知(即我们常说的自以为是),接纳是觉知后的认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