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六十年代

作者: 摩西奶奶的粉丝 | 来源:发表于2020-11-24 10:03 被阅读0次

生于六十年代末的我,应该庆幸赶了个末尾,小时候没吃多少苦。那时的我家,经济上不富裕,但也不是最困难的。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几乎没什么玩具,一个塑料的娃娃,一个小鸡啄米,是我记忆里仅存的玩具。那时候大多数人家都不富裕,恨不得一分钱当两瓣花,钱要花在刀刃上,自然就很少给孩子们买玩具。可是生活再困难,也阻挡不了孩子们玩的天性,没玩具我们也玩的尽兴。

女孩子可以跳皮筋,跳绳,跳房子;丢沙包,丢石子。跳绳可以自己跳,也可以三五个,一起跳大绳。还可以在路边,随便那里捡一块瓦片,用滑石或者粉笔,在地上画一个“房子”,跳房子。

再就是在夏天,家里偶尔会给买冰糕、冰棍吃,吃完的冰糕、冰棍那些棍儿也是舍不得扔的,积攒起来,玩挑棍儿。

男孩子除了满世界疯跑疯玩儿,有时也会聚集一起,玩撞拐,玩推铁环,嗯,还有弹溜溜球(弹珠)、弹杏核,桃核能不能玩儿我忘了。别看我是女孩子,手里也有一些溜溜球,只不过我是纯粹的收藏,只是单纯的喜欢玻璃珠里美丽的花儿。

小时候我妈没有正式工作,街道(居委会)上给找了纺棉花的活儿。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多纺点儿棉花,好多挣点儿,老妈起早贪黑的。后来又学会了绣花,钱能多点儿了,也是“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那时候可不像现在,您逛商场看见可心儿的衣服买就是。大多数人都是在过年时,自己买布自己做的,还大多是只给孩子们做,都是衣服实在是穿不得了,才做,旧衣服也舍不得扔的,改小,破的厉害的,也打了噶呗(报纸上抹上浆糊,铺一层布,再在上面抹上一层浆糊,一层层摞盖,贴在木板上阴干,晒干)。打噶呗就是为了做鞋,我小时候还纳过鞋底儿呐。

我小时候的文化生活可没现在的这么丰富多彩,那时没有电视,唯有收音机,听听广播,小说联播,电影剪辑。再就是到电影院看电影,到戏院或剧院看样板戏。

六十年代,那时孩子们往往都会被家长早早地打发上床睡觉,一是为了孩子们都睡下了,他们好多干点活儿;二是那时候大多是瓜代饭,不顶时候,早早睡了省饭。

每当我回忆往事时,我总是暗自庆幸自己生在六十年代末,没饿过肚子。我感恩小时候吃过的那些苦,它让我成长,让我知道感恩,让我晓得知足现在的生活。

相关文章

  • 生于六十年代

    生于六十年代末的我,应该庆幸赶了个末尾,小时候没吃多少苦。那时的我家,经济上不富裕,但也不是最困难的。 在我儿时的...

  • 所谓爱情(壹)

    我的父亲母亲 (一) 我的父亲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

  • 阳光灿烂的日子

    出生于六十年代的人是幸运的,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我是幸运的。童年时,我知道我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新...

  • 我童年的乡村舞台

    我童年的乡村舞台 晓韵 2023.1.22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尤其是农村孩童,大多缺衣...

  • 曾经走过的艰苦岁月

    曾经走过的艰苦岁月 文/饶哲生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小时候,家里条件不...

  • 【乡土】《龙树村的传说》简介&目录(未结)

    作者简介 泥巴一一龙凤楼主。原名:胡建明。 生于六十年代玉溪乡村,青春挥洒昆明。当过农民,当过工人,进过监狱,混迹...

  • 长篇巨制《龙树村的传说》简介

    《龙树村的传说》 作者:泥巴一龙凤楼主 。原名:胡建明 作者简介: 生于六十年代玉溪乡村,青春挥洒昆明。当过农民,...

  • 【言情】《知心爱人》简介&目录(已完结)

    作者简介: 泥巴一一龙凤楼主。原名:胡建明。 生于六十年代玉溪乡村,青春挥洒昆明。当过农民,当过工人,进过监狱,混...

  • 母亲的手织活

    在我记忆里年轻时候的母亲漂亮、贤惠、会得一手织活,像她们那一代的妇女粗工细活是都要会的。母亲生于六十年代,我生于八...

  • 作者自传

    付宝梁,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甲辰年之冬月,别号逸云楼主,居于古蔡国之东南一隅。因龙生于冬而无风雨可驭,故终生不得志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于六十年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qi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