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烟城听雨散文读书
《李鸿章传》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后感

作者: 眠霜雪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11:35 被阅读8次

又读完一本,读的是《李鸿章传》,梁启超写的。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讲究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然后学会之后壮大国力,再在对外战争中战胜外国。不能说他的观点是错的。一个人的观点,主要来自于其人生经历,来自于社会地位等等。也就是说,在他的那个位置上,这样的观点是正常的且先进的。到底有没有效果呢?其实是有效果的,起码国力增强了,佐证就是中法战争中国赢了。也正是因为这些成绩,李鸿章才被尊为中兴四大名臣,声誉满载全球。当时外国人只知有李鸿章不知有中国。也正是有这些底气,李鸿章才在天津会见伊藤博文的时候,才能把他吓得惴惴不安。

而梁启超则是维新派代表。洋务运动因为只是经济上的修修补补,不属于政治变法,所以对国家而言,就是病了吃点药,但是病还没好。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全国上下大讨论,认为洋务运动根本不顶事,必须得变法,政治变法。这种变法相当于做手术。所以,梁启超对李鸿章,敬佩他的才情,但是在政治上的眼光对他却极为苛责,认为他不懂国际形势,甲午战争完全就是他外交策略失误导致的,是他一个人的锅。

梁启超为他写传记,很明显的是想表达自己的看法,经济上的修补根本拯救不了一个国家,必须得政治变法。此时的梁启超因为变法失败,流亡日本,生活很艰难,靠写文章补贴家用,但是自己的政治观点还是要表达的,传记就是载体。他通过为李鸿章写传记,表达对他一生的成败的看法,通过对他人生的点评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当然传记他不止写了这一本,他还写了一本更夸张的,《王安石传》。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千年以来,在历史上被人骂来骂去,名声相当不好。梁启超为他写传记,就是为他平反的。这就好比二月河老师写的帝王三部曲,其中《雍正皇帝》一书,被文学评论家认为是为雍正平反的一大力作。为啥这么说,因为雍正这个人比较狠,对权力的控制欲极强,在位期间也大兴文字狱,对自己的兄弟各种搞,反正名声不好。但是他治理国家挺有一套的,他继位的时候国库里面空空如也,康熙啥都没给他留,他各种开源节流,最后留给乾隆的是一个丰盈的国库,让乾隆这个文青皇帝好有资本败家,没事就下下江南,出去浪一浪。差不多的道理,梁启超在写《王安石传》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他平反,人总有优点缺点,有被诟病的地方,就会有被称赞的地方,不能全是坏的,在历史上一骂就是一千年。

看完了《李鸿章传》,想了想,没敢翻开《王安石传》,掏出了吴晗先生的《朱元璋传》,开始品读起来。

相关文章

  • 《李鸿章传》读后感

    又读完一本,读的是《李鸿章传》,梁启超写的。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讲究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

  • 李鸿章传

    观今天官场比李鸿章时期优秀不了多少,李鸿章在腐朽官场中独立支撑大局,已做得很多了,但无论他多么优秀,结果都是一样,...

  • 李鸿章传

    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李鸿章是安徽人。被子弹打中眼睛下部。 1· ...

  • 李鸿章传

    上周末的时候看了李鸿章传, 感觉这个人挺有意思的。看完的第一念头就是这个人第一念头,此人虽不凡,然而仍旧是一个普通...

  • 李鸿章传

    “天底下只有平庸的人既不会挨骂,也不会得到赞誉,誉满天下的人未必不是个伪君子,而谤满天下的人也未必就不是伟人,知道...

  • 李鸿章传

    这是2017年阅读的第31本书,离150本还有119本,连续每日读书第1天。 2017年2月24日,《李鸿章传》读...

  • 《李鸿章传》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印行,梁启超著。前半为白话译文本,后半为文言原本,多插图。 李鸿章乃非常之人也,誉之者无厌,毁之...

  • 当和君书单遇到得到每天听本书 - 传记

    当和君书单遇到得到每天听本书 - 传记 李鸿章传 612.《李鸿章传》:梁启超,中华书局,2012年 苏东坡传 6...

  • #每日阅读#《李鸿章传》梁启超

    《李鸿章传》梁启超 今日行动:《李鸿章传》梁启超 今日分享: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

  • 褪去浮华,再现真实李鸿章

    褪去浮华,再现真实李鸿章 ————读《李鸿章传》有感 近代晚清名臣有四人,分别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鸿章传》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wq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