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观察和学习能力其实非常强,家长身上哪怕有一点点的坏及习惯,孩子很容易就能学会。
————吴军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12316/93b6c50ed5e699ee.jpg)
1、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新年刚刚开工,就接到了好友圆圆的电话。
圆圆想要我给她推荐几个自我成长的学习班,我还没来得及说话,电话那头的圆圆各种着急:
“越快越好哦,除了学习班,你还给我推荐几本书吧,明天有空吗?咱在一起好好聊聊······”
隔着手机,都能感受到圆圆的焦虑。
我一听就纳闷了,这还是我认识的八卦达人圆圆吗?突然这么爱学习?她遇着什么事情了吧?
在一阵追问之下,才得知,原来圆圆在年前参加了女儿所在班级的家长会,却差点没有去成。
因为女儿没有告诉她家长会的事情,后来班主任老师打电话通知才急忙赶去。
女儿是班级里的学习成绩优异标兵,圆圆被作为家长代表要在台上发言,一时间,她在台上僵住了,尴尬地说了几句就匆匆下来。
她的窘迫让台下的女儿泪流满面,也让她对自己失望透顶。
这件事,犹如给圆圆的心间扔下了一颗石头,让她整个春节都过得浑浑噩噩。
圆圆下定决心,新的一年,一定要好好改变自我,成长自我,只为有天女儿能够自豪大方地向他人介绍:“这就是我妈!”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12316/4588da5ec34c59bf.jpg)
这让我想到了,前阵在朋友圈里广为流传的一篇小学生日记。
同样地,日记写的是女儿眼中的妈妈:
我现在真的觉得我妈是个没有用处的人。
她每天都在家里睡觉、吃饭、化妆、玩手机,只有在我成绩发下来时说我几句。
她天天说别人的小孩有多好,却不说别人家的妈妈有多好。
我恨不得把她连她的手机扔出我家的大门,她真是个无用的中年妇女!
我读完日记,忍不住全身发颤,一种深深的扎心感!再读第二遍时,却觉得句句在理!
孩子虽小,但观察能力却非常强,心灵也很敏感,我们的一言一行,他们早就看在眼里,记载心里。
如果一个妈妈整天无所事事,碌碌无为,还不思进取,换来的只有孩子的嫌弃。
都说给孩子的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这样被孩子深深嫌弃的妈妈,哪怕是日夜陪伴,又有什么意义?
陪伴孩子最好的方式,是要和孩子一同自我成长,能够成为孩子眼中、心底的榜样。
2、你放弃自我的压力,正在悄悄转移到孩子身上。
你放弃自我的压力,正在悄悄转移到孩子身上。
因为妈妈会不自觉把自我投射到孩子身上,希望放弃的那一部分自我,能够在孩子身上获得“弥补”。
但是她们却不知道,孩子的肩膀那么稚嫩,怎能承受得起这沉重的“压力转移”。
近日在网上热播的短片《茉莉的最后一天》,就讲述了一个“压力转移”的悲惨故事。
短片中的海归妈妈,结婚生子后,以“陪伴孩子成长”为由,放弃了教授职位的深造学习,回归家庭,但心有不甘。
从此,她的生活重心便是孩子,一定要把孩子培育成才,才能对得起她的自我牺牲。
生活中,学习下,她给予了孩子百般压力:
女儿成绩没考好,她会咆哮:“你这样对得起我吗?失误粗心都是借口,我只要求你一件事,就是把成绩顾好!”
女儿考试考好了,她会不屑:“要不是我这么盯着,你怎么可能考第一名?小心你下次就掉下去!
女儿稍有不乖,她会生气:“要是没有生你们,我现在也是一个教授。为什么我放着教授不做,在这里受你的气啊!”
最后,女儿不堪忍受这一切,深夜走上了高楼天台,结束了自己16岁的生命。
这虽然只是一个短剧,但是剧中的场景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我经常听到很多妈妈说,自己为了孩子做出了太多牺牲,省吃俭用,只为给孩子多报几个兴趣班;双十一购物车里,多半是孩子的东西,自己的东西寥寥无几;放弃了发展事业的机会,回家做全职妈妈陪伴孩子······
其实,很多妈妈在说出“牺牲”这一词语时,她在消极面对这一事件,因为陪伴孩子,所以我的物质甚至精神追求都没有了,都被牺牲掉了。
她慢慢地放弃了自我成长,甚至还堂而皇之地为自己找了一个借口,不是我不成长,而是我没有时间没有精力。
这个借口会慢慢转为压力,悄无声息地到达孩子身上,妈妈们对自己不满意时,就希望自己的牺牲能换来孩子的优秀。
带着压力成长的孩子,怎能奔跑得起来呀!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12316/4ca9266cb7dcc583.jpg)
3、你的成长,就是送给孩子最棒的礼物。
孩子需要的到底是妈妈全身心的陪伴?还是其他?
曾经的我,也遇到了这样的难题。
孩子刚出生的一年,前半年在休产假,天天围着孩子的屎尿屁转,生活重心一下全变了,完全适应不过来,盼望着能够早点复工。
后半年如愿复工,除了孩子的屎尿屁,还要应付工作,应付于交际,学习成长、朋友聚会、团建活动······做什么事情都畏手畏脚,觉得要首先考虑孩子,最后,落得孩子没照顾好,身体体质弱,工作上也没有多少成绩,这一度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无力感和挫败感。
到底我应该选择在职场上精进努力,成长自我?还是回归家庭,一心一意照顾好孩子?
直到在网上看了央视的《面对面》采访董卿的那一期节目,原来董卿也在为人母后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让她迷茫不已。
但是后来她选择了重返职场,继续追寻自我成长。
她当时在节目中说的一句话,也曾一度成为我的朋友圈签名:
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就让自己首先成为那样的人。
这两年,董卿在职场上的精彩表现惊艳了全国人民,也让大家再次刷新了对她的认识。
她不再是仅仅是节目主持人,还担当起了节目制作人的大梁,从《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全国大街小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好评如潮!
董卿说:
我不想放弃自我成长的可能,我不能因为生了孩子就让自己止步不前。
我要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这样在孩子长大成人后,在他真正懂得的时候,他会对我有爱,也有尊敬。
孩子在出生后的前面几年,一直是把父母当成自己的榜样,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无不流露出父母的影子,他们其实最想成为的就是自己的爸爸妈妈。
作为妈妈,不止是要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鼓励孩子,与孩子陪跑;还要以身作则,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和孩子一同奔跑,滋养彼此,共同成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12316/66e159f1ba74d304.jpg)
妈妈们懂得自我成长的同时,也意味着心智的成熟,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好的起点,他日,孩子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新的一年,自我成长这份新年礼物,我已经为孩子准备好了。
你,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一起努力,一同和孩子捧起书,爱上书,爱上学习,一同走在滋养彼此,共同成长的路上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12316/1e31abb0d59655d9.jpg)
爱,让时间的脚步不再匆忙。
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在繁华和喧嚣中宁静片刻,一起读一读那些令人动容的图画书。
美丽的图画书,会永远埋在孩子的心底,变成他们生命中一颗幸福的种子。
让我们一起带孩子捧起书,让孩子爱上读书,静待花开,收获惊喜。
田妈,爱孩子,爱绘本,爱教育的80后斜杠宝妈,儿童阅读指导师,幼少儿课程研发经理,开发了广受欢迎的儿童阅读课程;阅读了上千册绘本,组织开展过数百场儿童故事会和绘本精读成人读书会活动,是孩子们喜爱、家长信赖的故事老师,朋友们眼中最富有的绘本达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