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成长励志读书
从龙应台到于娟:从《目送》到《此生未完成》

从龙应台到于娟:从《目送》到《此生未完成》

作者: quarklee | 来源:发表于2019-03-10 15:41 被阅读325次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

目送-龙应台

开始读龙应台的书,那时应该是高一,一个成长和叛逆的共存期。看到龙应台的文字,像是有一位长者谈长诉短,说一些家事,谈一些温暖平实的道理。或许文字就是有着如此如此的魔力,让一个未经世事的少年变得有几分安静。我读书涉猎极广,往往是来者不拒,什么小说传记,什么议论杂文,更不必谈一些烂大街的心灵鸡汤了。前几日和正在初三的弟弟视频,便谈起《目送》,只是觉得韵味颇深,但其中深意却不得知。但是最近来再次品咂《目送》,升入大一的我竟是得到了不一样的感受。

什么叫“不必追”呢?是将自己的思念付诸背影,来表达自己用情之深?还是被现实羁绊,似是那断线风筝,无法挽留?

我觉得,不必追是不用追。

人生之路,从起点到终点,奔波忙碌中也遇人无数。能有缘遇到,同路,并肩走上一程,即算缘分和幸事。然而人生的残酷在于,绝少或者没有人能一路相陪。所以,人,注定了要学会一个人走。-——于娟在《此生未完成》

既然人终究会长大成人,也就意味着长辈会慢慢衰老,孩子会慢慢长大。最终,长辈会和你告别,你也会和你的孩子告别。人的一生,必然逃不过生老病死,聚散合离。人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寻求百分百的快乐。很多人都会觉得忧伤也是一种别样的风景。快乐和忧伤都是人的情绪,但情绪又都是来来去去。所以人生的终点必然是归于内心的平静。

那么,还有什么东西“不必追”呢?

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 ----于娟

人,总是执着于两种事情。

第一种是执念,难忘情人一笑,难忘父母关怀,最后这种念头竟是扎根于脑海,无法忘怀。这种执着往往让旁人觉得可爱和怜惜,可往往就是因为自己饶不了自己,多少人成就威名扬四海,又有多少人失落浪迹于天涯。

不疯魔,不成活。

人要学会自己成全自己————《霸王别姬》

第二种便是欲望,常言道人有七情六欲。人存活于世,也乐于追求一些东西。但是总有一些人为名利所累,最后迷失自我。(自己作为一个小辈,并不敢妄谈如此之大的话题。只好多多援引实例来辅证)

三十岁之前的的努力更多是因为自己有着太多的欲望和执著,从没有“只要活着就好”的简单。我不是高僧,若不是这病患,自然放不下尘世。这场癌症却让我不得不放下一切。如此一来,索性简单了,索性真的很容易快乐。若天有定数,我过好我的每一天便是。若天不绝我,那么癌症却真是个警钟:我何苦像之前的三十年那样辛勤地做蚍蜉。 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 我一直在想执著和执著的区别。 ----于娟

人越是长大,越是不知道自己要得是什么,越是不知道想要什么就越是会去拼命想自己到底要什么。 ----于娟

所以,有些人活于世上,总感身负万钧之重,踽踽不可前行。

所以要学会放下。放下什么呢?

盖伊温其在《情绪急救》中写道:人类被拒绝时的痛苦和肉体痛苦是一样的。但我们被拒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原因,而是因为我们无法改变的条件,譬如外表,出身等等。我们不必因为这些条件而去烦恼,它并不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好。

这种我们无法改变的忧伤,这种定律运转下的必然结果,我们亦不必耿耿于怀。

长大,对我来说是一个慢慢把年少轻狂时否定不屑的东西重新捡起来审视深味。然后心悦诚服,与万千年之前说出这短短数语的古人,隔空莞尔共鸣。 ----于娟

我们的人生不是玛丽苏童话,也不是电视剧,更不是“咪蒙”等一众营销号笔下的顺风顺水。去贴近生活,或许才能真正成长吧。

宽容他人才是最好的善待自己的方式。既然上善若水,那么自心间流出的大爱大善,自会延绵回转到自己。 ----于娟

相关文章

  • 从龙应台到于娟:从《目送》到《此生未完成》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

  • 读书偶得

    没有故意为之,手边正在阅读的两本书作者都是女性。于娟的《此生未完成》与龙应台的《野火集》。于娟用乐观与坚强笑对...

  • 生如夏花

    生如夏花 ——读于娟的《此生未完成》 多年前即从媒体上了解到了这本书《此生未完成》,也大概了解到这是一名癌症患者的...

  • 向死而生

    最近在看李开复的向死而生,大学阶段看完于娟的此生未完成。想想近几年的癌症题材挺多的,从影视作品到文学作品,翻滚吧肿...

  • 《此生未完成》于娟告诉我们活着才是王道(提供mobi、txt、p

    今天的好书推荐,是于娟的《此生未完成》。《此生未完成》这本书是于娟查出癌症之后开始写的,一直写到,死。世间的一切,...

  • 【好书分享】我读于娟的《此生未完成》

    我读于娟的《此生未完成》 《此生未完成》是几年前就听说的一本书,于娟,这个名字也曾不止一次见过。 关于她的...

  • 听书,唤起碎落的记忆。

    这两天,断断续续听于娟的《此生未完成》一书。 《此生未完成》是于娟病中的日记和她在病中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感谢她在...

  • 《此生未完成》——于娟

    前几天在淘宝买了本于娟的《此生未完成》,今天刚好到,好奇得读了几页,结果一口气读了近1/2,没有华丽的词藻,...

  • 《此生未完成》 于娟

    2018年3月22日——2018年3月24日 写此篇读后感之前,我特意练习了半个小时的书法,让自己的内心平和下来。...

  • 从《生命的留言》到《此生未完成》

    @12月28日 阴 今天(12月27日)同事从快递里拿出两本书,名字是那么的熟悉——《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记>全选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龙应台到于娟:从《目送》到《此生未完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bu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