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摄影关于宋词
宋词赏读之105   易安居士《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词赏读之105   易安居士《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作者: 妙笔三哥哥 | 来源:发表于2019-10-14 12:02 被阅读0次

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作者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郁闷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风乍起,卷帘而入,帘内的人儿因过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黄花还要瘦弱。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全词明白如话,没有冷涩难懂之处,表达的感情却十分深沉细腻。

这首词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物皆著我之色彩”,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在结构上自起句至“有暗香盈袖”,都是铺叙笔法;而把节日离索的刻挚深情留在结拍,使它如高峰突起。“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成为全篇最精彩之笔。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这首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含蓄。从字面上看,这首《醉花阴》没有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但仔细寻味,它的每个字都浸透了这一点。从她不时去看香炉里的瑞脑燃烧了多少的细节中,读者可以感到她简直是度日如年。白天好不容易挨过去了,晚上更加难捱。李清照不直接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是写失眠,写一直到半夜都没有睡着。看来她不只是身体感到凉,主要的还是内心感到凉。于是她对赵明诚那苦苦思念之情便从字里行间洋溢而出。读罢全词,一位不堪忍受离别之苦的少妇形象生动地立在读者眼前。

宋词赏读之105   易安居士《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相关文章

  • 每天一首最美诗词 第五十七天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

  • 宋词赏读之105   易安居士《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

  • 诗词的诗意解构——醉花阴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

  • 每日片刻诗情画意之2022-10-13

    #日诵诗情,画意日趣# #日诵之20221013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

  • 黄花瘦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

  • 醉花阴

    醉花阴 文/落雪与尘埃 薄雾浓云愁永昼,柳絮...

  • 醉 花 阴

    读经典,写经典。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作 裴洪顺书 草书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

  • 宋词一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

  • 第542天(2018.09.0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橱 通:厨)...

  • 思念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词赏读之105   易安居士《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cm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