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764850/9f313b4eeddd3f64.jpg)
自打前天知道了「套路」这个东西的价值,我就开始在生活、工作中有意识地去做这方面的思考练习。
比如,人人都在谈的「写作」这件事,背后的套路是什么?
比如,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沟通」这件事,背后的套路是什么?
比如,大多数人羡慕的「创业」这件事,背后的套路是什么?
比如,我们都渴望的「赚钱」这件事,背后的套路是什么?
……
先说说「创业」,其实就是做生意嘛,本质上干的是一种「买卖」。要么自己生产东西,然后卖出去;要么直接购买别人生产的成品,然后卖出去;还有一种,是靠给前2种提供平台,收取服务费,在此不作讨论。
前两种方式都是靠赚取「成本」和「售价」之间的差价来盈利。只不过,自己生产东西的「成本」来源要多一些,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员成本、设备成本、生产成本、服务成本等等。
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是属于第一种,因此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比如,从生产到售卖一条线有「供应链体系」、「研发体系」、「生产体系」、「市场体系」,随之而来的服务部门有「财务运营体系」、「品牌服务体系」和「人事质量体系」,这些下面都可以分出好多个岗位,因公司大小而不同。
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家提倡「万众创业」是有道理的。
但,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考虑,是否一定要「创业」?
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你为什么想要创业?”是真的想做出个这世上没有的新东西出来?还是为了赚钱?
如果是为了赚钱,那么,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赚钱」这件事,背后的套路是什么?是一种财富的流动吗?那为什么世界上的财富要流向你呢?
其实,看看大部分做生意的盈利本质——「低买高卖」,我们就可以想想,除了「创业」,还有没有别的经济活动是做这个的?
很明显,「买股票」是,「买房产」是,直接去投资一个「初创公司」也是……这样一来,我们的思路就打开了,不再执拗于一定要通过“自己去做生意”赚钱。
所以,我的一个前同事才说,“其实,大部分人在事业上都不会有太大成就,但要过上好日子,是有很多别的方式的”他顿了顿,说“比如说,攒够一笔钱,去赌一把。”
当然,他说的这种「赌」是指投资股票。因为很多投资机会,是有资金准入门槛的,如果你没那么多钱,你连上桌的机会都没有。
我认为他是看得比较透彻的一个人。既然「赚钱」只是「过上高质量生活」的一种必要途径,那么为什么不多想一些方法去达成它呢?
想明白这些,你做同一件事的时候,心境就会不一样。
再来说说「写作」,自媒体红利时代,很多有写作功底的人都赚大发了,因此驱动了很大一批人去从事「写作」这条产业链:教写作课的教练,出写作的书,办发表文章的平台,也办直播课程的平台……
我都感觉,「文字」有些烂大街了。打开简书首页,随便点击一篇文章,里面洋洋洒洒很多字,可读了没啥营养,既无启发读者思考的观点,也无可借鉴的实践方法,更像是为了写作而写作。
那「写作」背后的套路是啥?
粥佐罗在最新的文章里谈及精英的铁饭碗,说他当初为什么敢放弃「副总裁」的title,出来自己单干?原因就是他分析之后,明白:就算自己单干不下去了,也能再去找一份年薪50万的工作。
凭什么?
就凭他掌握了「写作」的套路:生产优质内容+传播。
显然,他在这两方面都刻意练习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而这,就是他的铁饭碗。
有了这个铁饭碗,他不担心公众号衰败,不担心自己单干失败,不担心……因为即使当前的很多「自媒体平台」倒下,还有别的地方需要优质内容。
想想当初的微博,纸媒,能够生产优质内容,能够持续给读者提供价值的人,在哪个风口都有饭吃。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的「每日写作」还欠缺太多太多。现在的我,更多是把它当做一种督促自我梳理,自我学习的工具。也就是说,「写作」首先惠及的是「写作者」自身。
想明白这一点,在「练习写作」这条路上就不会盲目。
以上,就是我对「套路」的思考练习。就像李善友说的,我们可以学学查理·芒格,多学习一些硬科学,跨学科思考,有助于我们看到事情背后的「套路」。
只有发现了正确的「套路」,再去「刻意练习」,我们的努力才不会变成「低水平重复」。
以上,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