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用新的方式讲述《围城》
主:看完《围城》让您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哪里?
客:是结尾方鸿渐独自走在路上凄凉的样子,他用自己最后的尊严冲破婚姻的围城,可迎接他的却是生活更大更重的围城。
主:为什么唯独“城里的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这句话成了最经典的名句,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客: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恋爱和婚姻,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这里的城大多指婚姻,但也可以指恋爱,工作等等。
城是外表光鲜的地方,城外的人拼了命想到城里去享受那份带给自己的光鲜,想得到肯定,也渴望展现自我,但是到了城里却发现,里面有烦恼,也有压力,也被生活压的气喘吁吁,在生活质量上并没有质的提升,他们会觉得还是城外比较自由,所以就会想出城。
城这一概念贯穿作品始终,人一生都离不开围城,一城套一城,离开一座城还会置身于其他城中,但如果喜欢自己所处城的生活状态,也会生活的很好的,所以这句话成为这部作品的经典句并不为过。
主:您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哪句,为什么?
客:“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必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这句话是最触动我的。
确实是这样,人只有在无心戒备,无力处心积虑的时候才是最真实的,而旅行大概是最耗心神的活动,旅行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一起吃饭付账,对待旅途中突发事故的反应,对喜欢风景的态度,对旅行规划的参与度等等,这些问题看似很小,却足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
我和闺密会经常出去走走,跟她同行会很轻松,因为志趣相投,我们不会吵架,很多事都是商量过后才有的决定,我们的友情9年了,当然,我们还会有很多个9年。
主:为什么在作品中一直提到方鸿渐家的“钟”慢,有什么象征意义吗?
客:对,它是有象征意义的,一直提到钟不是为了强调这只钟的存在感,而是象征了封建落后思想在这个家庭里的根深蒂固。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于家庭,方和孙都是有很高的期待的,但是生活偏偏跟他们作对,不让他们得逞,他们的爱情观不一样,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三观不一样的在一起就是彼此折磨,作品中只要出现他们的地方就有争吵,他们想让钟到正确的时间,可惜钟却不尽人意,自顾自走着,他们想让生活步入正轨,可惜最后却各自天涯。
文中还有一处就是他们放弃了调钟,在这里也预示了方孙两人对婚姻的无望,不再对他们的婚姻做出努力,预示了他们婚姻的无疾而终。
主:上面的问题说到了他的家庭破碎,但是方身边不乏女人,为什么最后还是落了凄惨下场?
客:首先说与鲍小姐的接触,他们的互动完全是生理需求,在船上时间太长,百无聊赖,寂寞空虚,自然需要消遣,正好鲍小姐年轻貌美,知书达理符合方的眼光,一来二去,距离自然近了,但因为亲密不是因情而起,自然不了了之。
再说他的老朋友苏小姐,苏小姐心高气傲,有极大的控制欲,不是方喜欢的类型,但是对于苏的投怀送抱方也不拒绝,典型的暧昧关系,终止他们暧昧关系的是苏的表妹唐小姐的出现。
唐小姐就像一股清流,没有世俗的烟火之气,第一次见面就流入了方的心底,很美好,但是他们的爱情观不一样,方是留恋花丛中,而唐是要对方的情感状况像一张平整的白纸,等着她在上面涂写,占领这张纸的所有,这个要求显然方是满足不了的,他有过去,他的这张纸已经皱了,而且有了别人的签到足迹,所以他们最后也在情理之中分开了。
最后是他的结发妻子孙小姐,他们的爱情是孙用一个又一个小心机换来的,当方还没有彻底了解孙的时候,他们已经订婚了,结婚后更不用说,方觉得孙婚前是什么都征求他意见的小女子,而在婚后却变成了在什么方面都压制他的有主见的女人,婚前婚后的变化,把方打的措手不及。还有双方家庭的咄咄相逼,孙不喜欢方家庭的封建,方不喜欢孙的姑母的控制欲和居高临下,所以他们因为双方家庭吵架也是不可避免的,都是平凡的人,问题调和不了自然会散,各自寻找温暖。
主:我看很多评论都说方鸿渐这个角色很懦弱,什么都不敢干,不敢反抗任何人,请您谈一下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客:在文中方鸿渐是有进步思想的,但是他挣脱不了生活带给他的无形枷锁,生活无时无刻不在牵着他的鼻子走。他在岳父家住,寄人篱下,无法不迁就,和孙结婚后,工资没孙高,不能不低头。很多人都说方懦弱,但是他怎么也挣脱不开钳制的无奈又有谁能懂。
在传统封建的巨大家庭背景中,每个人都像咸鱼,虽有理想,但就是翻不了身,也像放羊的故事一样,它固有的思想就是放羊―挣钱―娶妻―生娃―娃放羊……在那个环境中,没有人打破这个无限循环。而方鸿渐恰好是想要打破这个循环的人,他有新思想,但是他却身单力薄,无力改变,最后自己也被牵连进去,成为了这个循环的牺牲品。
主:最后再请您从整体上评价一下《围城》这部著作吧。
客: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的社会百态,也可以感受到钱先生深厚的语言功底,对人的心理描写无疑是这部作品的一大亮点。
钱先生讽刺制度,但是却同情在制度下生活的人,在作品中,钱先生标新立异,用讽刺人的方法来讽刺了这个时代的制度,读着有笑有泪,笑中带泪,不愧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主:谢谢您对问题的回答。
客:不客气,只要我们用心勇于去探索文学,文学就会给我们敞开大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