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爱”之花在乡村家庭阅读中绽放——以“线上家庭读书会”活动为

让“爱”之花在乡村家庭阅读中绽放——以“线上家庭读书会”活动为

作者: 似懂非懂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4-24 20:13 被阅读0次

活动缘起: 疫情期间亲子阅读活动的再研究

        面对疫情,国家举全民之力为之抗衡,居家隔离,不聚餐,不出门,因此父母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在这特殊的时期,本班7个家庭开启了亲子阅读之旅,一起共读《爱的教育》这本经典名著,让“爱”之花在乡村家庭中绽放。

        针对此项活动,我们首先从家校共商制定亲子阅读方案进行准备。其次利用家校合作推进亲子活动进展,依据家庭实际情况的差异,提供不同的指导方法,实行分层阅读,并依托微信平台,进行家庭阅读分享,激发家长与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最后对阅读活动进行家庭访谈,总结阅读收获。随着疫情渐渐得以缓解,我们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为了与学期初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衔接,把阅读活动做得精细与深入,在总结前期阅读活动的基础上。我组织每个家庭,依托互联网,开展线上家庭读书会,鼓励不同家庭一起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引导家庭之间相互交流,从而促进班级关系的融洽,调动乡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促使家长、学生在阅读中共同成长。

活动策划:依据活动存在问题进行组织策划

        在前期共读活动的持续推进中,我发现学生与家长的阅读兴趣有所增强,多数家庭每天都能完成共读一篇小故事的任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开始出现间断现象,同时学生和家长撰写读后感的质量与数量都在下降,欠缺更深入地阅读。面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我向家长、学生提议,在阅读一段时间后,大家进行一次感悟交流,加深对本书的理解。此提议得到所有人的赞同,于是我们商定每个星期五晚上5点召开一次线上家庭读书会,以家庭为单位,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分享,汇报阅读感悟。并由各个家庭轮流担任主持人,编写读书会流程。

      国家提倡的“全民阅读”活动,就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乡村家长原本就很少读书,也很少关注孩子的阅读情况。本次亲子共读活动是着眼于孩子的终身发展,在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陶冶情操,树立理想。组织召开家庭读书会是阅读活动的延续,依然离不开学生、家长、教师的三方协同努力。

        线上家庭读书会的主要目标如下:

      1.通过家庭间的互相交流,增进班级关系的融洽,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2.持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使学生增长知识,拓展视野,透过本书,探究生活,完善人格。
      3.让孩子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通过各家庭自主承担读书会主持任务,初步培养学生与家长策划活动的能力。

活动开展:分阶段召开线上家庭读书会

      有想法就要付诸于行动,做到真思考、真实践、真研究。从今年2月25日开始共读《爱的教育》,这本书整整伴随我们度过了58天,这58天里,我们看到了人世间的爱是如此的动人心魄,疫情期间的大爱又是如此的感人肺腑。我们把从书中感悟到的爱和现实中的爱进行融合,更加充分地理解了爱的伟大与无私。

      一、准备阶段:确定分工与要求

      首先我们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启了钉钉视频会议,讨论、解决读书会前期存在的问题。例如:哪个家庭担任第一次读书会的主持人?如何编写主持稿?每个家庭采取怎样的形式分享阅读感受?哪些家庭能积极参与读书会?经过所有人的商讨,我们一起确定了活动的分工与具体要求。

      二、初始阶段:自由选择交流

      根据上述的分工与要求,每个家庭积极准备,自由选择故事进行分享。由于浩浩家庭是第一次主持读书会,在撰写主持稿方面,我通过微信平台给予了必要的指导,明确了读书会流程,为今后其他家庭的主持工作做出样板。主持稿如下:

《爱的教育》线上家庭读书会第一次主持稿
                    海格小学三年一班
时间:2020年3月6日
主持人:浩浩家庭
浩浩: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姜宇浩。
浩浩爸爸: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姜宇浩爸爸。
浩浩爸爸:在百忙中,感谢大家抽出时间参加今天的线上家庭读书会。
浩浩:疫情期间,我们虽然无法开学,但是我们不能停止学习,因为有了爸爸妈妈的陪伴,我们爱上了读书。
浩浩爸爸:陪伴孩子读书,是我们作为家长的责任,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让我和孩子的感情更融洽。
浩浩: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浩浩爸爸: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爱的教育》就是这么一本好书。一百多年来,它深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风靡全球。
浩浩:爱是无处不在的,今天让我们来共同来品读《爱的教育》。
浩浩:下面我宣布,海格小学三年一班《爱的教育》线上家庭读书会现在开始!
浩浩爸爸:今天的活动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知识问答。第二部分每个家庭分享读书感受。我们首先进行第一部分的。共5道题,采取抢答的形式。
浩浩:1.请问《爱的教育》的作者是谁呢?(同学答:亚米契斯)
2.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谁?(代洛西)
3.谁有一本最最心爱的邮票簿?(卡洛斐)
4.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谁?(泼来可西)
5.在这本书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请两位同学回答)
浩浩爸爸:孩子们说的可真不错。《爱的教育》这本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能在不经意间打动人心。那么,哪一个故事最令大家印象深刻呢?现在请大家进入第二部分,家庭分享读书感受。
浩浩:首先有请(  )家庭,分享他们的感受。
浩浩爸爸:接着有请(    )家庭,分享他们的感受。
……
结束语
浩浩:短暂的时光带给我们无尽的欢乐与喜悦
浩浩爸爸:深入的交流使我们更加懂得了爱的内涵
浩浩:让我们在爱中学会感恩,在爱中学会坚强!
浩浩爸爸:更希望大家在爱中寻找快乐,在爱中健康成长
浩浩:三年一班《爱的教育》第一次线上家庭读书会   
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一次家庭读书会,七个家庭全部参与,参与度达到了86%,只有达达同学是自己参与交流的,(达达是留守儿童,只有爷爷照顾他,家里的活特别多,班级举行的活动多数是达达自己参与。对于这样特殊的情况,我经常以家长的身份和达达一起参与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活动。)本次读书会我和达达合作共同分享了《希望》这个故事。每个家庭分享的故事都不同,采取的方式多数是家长和孩子分段读故事,再各自表达读后感受,也有采取齐读故事或孩子自己读的方式。有的故事特别长,莹莹家庭采取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并说明喜欢的原因。在浩浩与浩浩爸爸的主持下,大家积极回答问题,分享气氛热烈,整整开了一个小时。

        读书会结束后,我发现存在三个问题:第一,分享内容杂乱,缺少主题。第二,各个家庭之间缺少相互交流,完成自己家庭的分享内容后,对其他家庭分享的内容没有发表感受或评价,没有互学意识。第三,分享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

      三、成长阶段:分类进行交流

      真正的成长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直面问题,在实践中学习、改变,从而获得生命的智慧。面对第一次家庭读书会出现的问题,我首先引导学生与家长合作对读过的故事进行分类,《爱的教育》这本书所表现的爱大至国家、民族、社会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同学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洋溢着温馨的人性之美。学生可以采用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根据故事内容对题目进行划分。

        其次,依据分类进行每周固定主题的读书交流 ,内容更聚焦,重点更突出。同时每个家庭可以针对同一主题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相互谈感受。例如:在莹莹家庭策划主持的“师生之爱”读书会上,莹莹姐姐作为主持人之一,向孩子们提出两个问题:我们平时对老师的态度应该如何?用什么方法感谢我们的老师?用问题启发孩子思考自己的行为,使读书会达到高潮。孩子们纷纷表示对老师要有礼貌,老师生病了要关心老师,像朋友一样和老师相处。在思琪家庭主持的“同学之爱”读书会上,7个家庭分享了四个故事,有的家庭分享内容出现了重复情况,于是月月与达达一起合作有感情地朗读了一个故事,每个孩子与家长都畅谈了自己的感受,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在孜孜家庭主持的“父母之爱”读书会上,孜孜妈妈参与了活动,这个平时最不善言辞的妈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惊喜,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评价用词精准,并结合平时学生怎样爱父母,父母怎样爱孩子的一些做法启发每个家庭进入相互讨论状态。简单记录如下:

        通过学生自主选择的三个主题的分享与交流,所有人不仅从书中得到心灵的熏陶,还能把所感所悟延伸到自身生活中,加深理解,相互交流,共同成长。

      四、拓展阶段:结合疫情交流

      面对疫情,有多少人冒着被传染的风险,抗战在第一线,他们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深深打动着每一个人,真真切切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大爱。在诗琪与月月家庭主持的“国家民族之爱”、“社会之爱”主题读书会上,两个家庭分别结合当前疫情引领大家互相交流,分享的方式也不再是读故事,谈感受。浩浩妈妈疫情期间一直在厂里工作,生产防御病毒的酒精,非常辛苦。她结合自己的工作状况,向孩子们讲述了爱国就是要在国家需要你的时候挺身而出。只有祖国强大,我们才能强大。你们是国家的希望,是需要保护的,所以你们要爱护自己,爱护家人。诗琪妈妈作为主持人紧接着浩浩妈妈的话题,给孩子们讲述了当前中国给世界各国捐赠医疗设备,提供医护支援的事情,以及免费治疗病患的做法,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思琪妈妈结合自己背井离乡,对家乡无比怀念的情感解读了《爱国》一文中父亲教育孩子当离开自己的祖国时,才能体会到对国家的思念之情。告诉孩子们将来无论在何地都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孩子们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达达说:“疫情期间不要聚会,不要给国家添乱,就是爱国的表现。”思琪说:“要注意卫生,不给医护人员添乱。”莹莹说:“有国才有家,我们现在要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孜孜说:“读了《少年鼓手》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少年要为国家而战斗,就像那些为救治病人的医生,救死扶伤。”浩浩说:“妈妈爸爸每天上班都很辛苦,他们在为抗疫做贡献,我感到很自豪。”

        孩子们在共读分享中,越来越明晰怎样的行为是爱国的,怎样的精神是要永远传承的。读书会从书本扩展到当前的特殊时期,孩子们的心灵再一次得到了洗礼。

        五、总结阶段:整本书交流

        虽说这本书共有100篇文章,但由于版本的不同,文章摘录的多少有所删减。随之时间的推移,每个家庭陆续完成了这本书的阅读。我们第7次家庭读书会是由达达同学和我一起主持,针对整本书的阅读,从总体上交流阅读后的收获与体会。

 

思琪妈妈的整本书读后感言

    每个家庭通过对这本书的共读,学生渐渐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的,深刻反省自己曾经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是否造成过不好的影响;是否破坏了与他人珍贵的友谊;是否不珍惜父母那温馨的关怀。其实爱就像空气,每一天都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但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因为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活动效果:在交流互学中共同成长

      七次线上家庭读书会,每一次都有着不同的感受与收获。所有人在分享、交流、学习中,丰富了知识,增进了情感,转变了思想,形成了习惯。

        一、形成了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他们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童年生活浸润在书香里,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疫情期间,家庭成为孩子的教育主阵地,家长成了孩子的重要辅导老师。亲子共读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家庭读书会的召开又为亲子共读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激发了学生的持续阅读的欲望。家长和孩子每天在共读中交流,在分享中体验读书的乐趣,家庭的读书氛围越来越浓厚。

        二、促成了家庭之间的互学共生

        读书会上,家庭与家庭之间对分享内容进行点评,表达同一内容的不同感悟,视角在转换,思维在拓展。例如:针对《濒死的小泥瓦匠》,月月站在同学视角,表达同学之间要互相关爱,大家的探望与鼓励让小泥瓦匠有了活下去的动力。浩浩站在小泥瓦匠的视角,鼓励他要勇敢战胜病魔。莹莹妈妈站在父母的视角,表达了父母在面对孩子的病痛时是多么的伤心、难过,希望所有孩子身体健康。思琪妈妈站在社会的视角,对于这些贫困的家庭,孩子生病更是难上加难,希望班级孩子以后遇到这种情况能献出我们的爱心,帮助他们。这样真诚的、多角度的交流,促使每个家庭在互学中共同生长。

        三、提高了学生的各项能力与精神品质

      每个家庭轮流担任主持人,在撰写主持稿和主持读书会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语言表达、策划等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学生每天坚持不懈地参与共读,虽然阅读短时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成果,但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长远的。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在活动中得以培养,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从坚持阅读到慢慢形成习惯。

七次家庭读书会主持稿 不同家庭的读后感

        《爱的教育》整本书亲子共读已结束,在取得一些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各个家庭的分享方式还是比较单一,除了思维导图,分角色朗读,撰写读后感外,还可以邀请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展现方式,带着家长一起学习,比如制作手抄报,画画等。同时乡村学生家庭读书环境堪忧,有部分孩子家里根本没有书架,图书数量极少。疫情过后重点是帮助每个家庭改善读书环境,给学生创造一个家里处有书香的读书空间。“教育就是生长,教育的目的是要生长的好。”希望我们共读时光能让每个家庭都得以生长,让好书走进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爱”之花在乡村家庭阅读中绽放——以“线上家庭读书会”活动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yq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