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会觉得我并不是我,而是其他的不认识的人。这种感觉持续了很久,并且至今尚未痊愈。
这种症状的开始,是在小学的五年级,在我在执笔我的第一本小说的那一刹那。我在纸上兴奋地写出了他的外表、衣着、装饰,然后便编撰起了他的故事,塑造他的喜怒哀乐。而就是在我写完他第一次发怒地场景并细细品读之后,我发现我的血液同他一样加速流动着,我的呼吸同他一样急促着。他会在我快乐的桥段喜出望外;在我悲伤的地方黯然神伤;在我愤怒的地方怒发冲冠。直至此刻,我才真正地感觉到他就是另一个我,是我在书中的影射。这种感觉很美妙,我在我自己的书中穿梭,借由他的躯体,就仿佛好像我才是主角一般。虽然到了最后,那本小说还是被灵感枯竭的我拦腰斩断,没留下哪怕一点痕迹。对此我心如刀割,因为这代表着我杀死了书中的那个我。
之后,我便好久不再拿起我的笔了,但这种感觉自那时便如影随形,时刻围绕在我的身旁。
步入初中,这种感觉随着对写作的疏远,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愈加严重了起来。原先脑中的那个我,已经在恍惚间变成了许多个我。并且随着“我”的分裂,我的灵魂似乎也被他们瓜分了。很多事情在发生时我会去悲悯对方,在事后又会去恶毒地想象他们不堪入目的下场,暴怒与平静间的切换也开始变得不稳定了起来。有时候在睡梦中,那些个“我”会操控我梦中的躯体去自言自语一些什么,每个“我”讲的都不一样,大抵上有五种风格,我便默认了是有五个“我”深藏在我的脑海里。“我们”也会告诉我他们的故事,我便再次拿起笔,将故事跃然纸上。完工之后,我再次细细品读了一番,每一个“我”都不尽相同,甚至有些可以说是完全相反。但我知道:这就是我,即便是支离破碎的我,这毋庸置疑。
我与“我们”离得很远,因为我们彼此本就不在同一时空;我又与“我们”离得很近,毕竟那会有人真正的远离过自己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