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与家的距离

作者: 陌小墨 | 来源:发表于2022-05-16 14:32 被阅读0次

    人们常说,“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心灵的归宿,是情感的寄托。”长大后,时常会有一种感觉,就是越长大,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但是心却越来越近了。

    孩童时,对一切事物都是懵懵懂懂,充满好奇。那时无忧无虑,在家门口的石阶上,和同村的几个小伙伴玩过家家游戏。杂草、树叶当作蔬菜,石头粒当作米饭,碎瓦片当作盛饭菜的器具。一玩就是一整天,还会被父母呼喊、拖拽回家。家门前有一片荒地,一到初夏,杂草丛生,时常会钻到里面蹚着草抓蝈蝈、蚂蚱、螳螂等,然后放进用消了毒的雪糕棍编制成的方形木篓里拿回家养着。养大养胖后,和同村的小伙伴将彼此抓到的昆虫放在一个空花盆里,让其打架,通常输掉的一方会给赢的人一颗漂亮的玻璃球。那时候对家根本没有概念,不会为柴米油盐而忧愁、担心。

    小学时,便有了约束,自由自在的日子少了。床前多了一张书桌。上学的第一天,父母把我交给了一个“陌生人”。老师牵着我的手,走在长长的队伍当中,我转过头望着渐渐远去的父母,泪水不由自主的从眼窝里流淌下来,开始哇哇大哭。那时候家离学校,只有一条马路的距离,于是我便成了全校放学第一个到家的学生。那时家里开了小卖店,学生中午都会到我家里来吃饭、午休,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后来钼矿厂衰落,矿石开采接近尾声。许多年轻人都搬到了城里生活,村子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于是村委会商讨决定,在我家门前的荒地上建了一所养老院。学校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也停止了教学,村子里的学生都被分配到了镇里的学校读小学、初中,于是家里便给我买了辆自行车。几乎每天,天还朦朦亮便要起床,在我洗完漱后,桌子上都会准时摆好母亲做完的饭菜,热腾腾、香喷喷。骑行四十分钟左右才能到镇里的学校,每到冬季,早晚都会刮起刺骨的寒风,到了学校手脸冻的通红,僵硬。家里那时还养了一只哈巴狗——欢欢。每天在我放学的时候,欢欢都乖乖的坐在家门口,朝向路边望去。当我在路口出现的时候,欢欢就使劲地摆动着尾巴,有时还会追着尾巴原地转圈、撒欢儿。

    初升高后,一家子人也暂时搬到了市里生活,父母不同意将欢欢带到城市的家里喂养,觉的这样很不卫生。于是那天晚上,母亲偷偷地将欢欢送人了……城市的繁华让生活增添了一些色彩和忙碌,却少了乡村黑暗中的寂静和热情。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无论多么忙碌,心里总想着要回家看看。惦记着村里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回去了,惦记着院内的杏树是不是已经开花了。每次回到家,都习惯去村西头的小河边转一转。依山傍水,落日余晖,村子里很多人,在吃过晚饭后,都会来这边遛弯儿、散步。小时候经常和朋友来河里抓鱼,自从工厂污水排到河里后,河里便长满了绿藻,鱼虾都被废水毒死了。

    上了大学之后,从一座城市来到了另一座没有亲人朋友的陌生城市,生活上全部需要自己来打理。从适应中成长、渐渐地褪去了孩子的稚气。每天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累的时候,会和室友到鸭绿江边吹吹风、散散步。那时候再回家就得等到放长假了。

    大学生活转瞬即逝,毕业后,被北京的一家公司聘用做了一名财务会计。休班的时候,偶尔会到北京的景点去完成自己的旅行计划。那些曾经在书本上看到的名胜古迹,现在就在眼前。气势磅礴的长城,雄伟壮观的天坛,庄严肃穆的天安门。那时候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操作有很大差别。效率低,工作速度慢,经常加班到深夜。后来适应了公司的运营模式,发现所学的知识都能让你更好的理解工作中的内容。

    一忙就是一整年,盼着过年,盼着回家。每次买票的时候,大多会买靠窗的位置,坐在高铁、火车上,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听着耳机里播放着的几首熟悉的音乐,路过一座又一座陌生的城市。想着与家的距离正在缩短,心中喜悦,却很平静。

    家是什么呢。家是烛光下的唠叨,家是离别前的叮嘱,家是夕阳下的期盼。

    陌亦欢·拍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与家的距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ii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