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个外行看中西绘画的差异

一个外行看中西绘画的差异

作者: 虞_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7-13 12:26 被阅读0次

文|与释

昨天去南京博物院看了《从毕加索到基弗—路德维希的艺术课》西方油画艺术展,在这之前也对咱自己的中国画有所了解,只在我有限的认知范围之内,对中西方的绘画艺术做个比较,只是个人印象,不是权威学术观点,而且,用这么短的篇幅去说明白这个大课题,也不实际。

总的来看,西方的绘画,不管其表达的思想多么深刻,其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都是比较直白直接的,外露的,张扬的,为了将某个主题或者是思想表达清楚,所采用的艺术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色彩要么很绚丽,要么就很单一,构图要么很灰暗,要么很明亮,造型也一样,要么逼真到照相机都比不上,要么变形扭曲到最终格子化,其目的,在于将观者的视觉神经充分地刺激起来,以达到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实现艺术表达的目的,含蓄似乎永远都不在西方人的字典里,而含蓄却是东方绘画乃至所有东方艺术的显著特征。距离特展馆一墙之隔的中国历代书画馆,去观摩一下,对比就很明显,中国画,画来画去就是那个颜色,黑的灰的,没有更多的颜色,永远都一个样,只有仔细看,才能看到变化,也才能感受到春的绿意盎然,夏的炽热难耐,秋的萧飒以及冬的严寒,这些丰富的变化就在一团墨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远看黑涂涂的一片,近看细看,活灵活现,耐人寻味,这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需求。当然,近代也有些中国画画家,将西方油画元素融入到中国画中,也创造出了精美绝伦的油画式中国画,作为博物院常设展览的苏天赐油画馆,就是非常典型的油画式中国画,超美,每次去,我都能在那个地方待良久。不过,他的画意还是含蓄的,欲说还休的,还是妥妥的东方风格的那种。

不过,不管是张扬也好,含蓄也好,都是非常美的艺术语言,都是艺术家们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提炼,目的在于警醒世人,艺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对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性的开化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艺术作品能流传于世的原因,这里头表达的思想一直在激励着人们不断地开拓不断地进步。不过,具体到东西方绘画艺术对自然,对社会,对情感的表达,东西方艺术又有所不同。

对自然之美的表达,西方绘画在很早的时候,从达芬奇就开始了,可能更早,他们可以把景物画得很像真的,苹果的纹理和头发丝都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跟照相机一样,可能比照相机表达得还细致,不过这不是出路,后来到印象派出现,写实才进入写意,而中国画,特别是中国文人画,产生之初就是写意的,中国文人创作了大量的山水景物画,但是其内涵却不是风景的,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怀,政治抱负或者理想愿望,哪怕一两串葡萄,几支竹叶,一个爆仔的石榴,都是艺术家自我内心的表达,实物永远不是实物,只是艺术家表达自己内心思想的一个载体而已,通过一种独特的笔触表达出来,依然用的是墨,只有浓淡的区别。对于社会现实的控诉,也暗含其中,那么隐晦,那么含蓄,如果不去了解艺术家的时代和身世,断然读不懂。而西方艺术家对社会问题的艺术表达,就相当直接而实际,而且这也是他们艺术创作的主要对象和来源,对当下社会问题的观察,思考,更偏重于写实,批判,呐喊,抗争,控诉,警醒,针对某一个鲜明的社会问题,用各种极致手法去表达出来,这就是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野兽派,现代派,后现代派的艺术根基,视觉效果是相当强烈的,站在画前,只要粗粗读点介绍,无需更多的言语,立马可以将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内容了然于胸,清清楚楚。这里头当然也蕴含着艺术家非常强烈的情感,但是这种情感更多的是社会性的,是由社会问题触发的强烈的个人情感,却不是由自我个人生活问题或者生命问题触发的情感,也就是说,西方绘画里,基于对自我个人生命生活问题的思考以及触发的情感,并开始创作的作品并不多见,这又引出另一个相当明显的东西方艺术的区别,西方艺术更多的是社会情感的表达,而东方艺术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表达,中国人的琴棋书画,其实都是个人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从而琴棋书画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艺术手段都非常含蓄,所以受众很少,真正能领会中国画内涵和意境并不是太多,因为要先读懂这个人,才能读懂他的画和他的艺术,只有读懂了,领会进去了,才是极美的享受。也正是因为中国画偏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无形之中抬高了鉴赏中国画艺术的门槛,相比于西方绘画的简单,直白,一目了然,以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人们更愿意选择西方绘画作为家庭装饰的首选,西方艺术品的价格在拍卖市场要比中国艺术品的价格总体要高(我没做太多市场调查,可能有点武断),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当然,西方艺术里对个人情感表达的绘画也不能说绝对没有,展览里,就有一副表达个人情感的相当高超的作品,一个吹笛子的小童大幅画作,整副作品,线条非常简单粗糙,颜色单一,只是黑色的线条和白色的背景,不过艺术家还是把自己童年的美好回忆在这个作品里表现得淋漓尽致,那种欢快的情绪跃然纸上,真正做到了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最丰富的内容。

更幸运的是,在展厅门口就遇到了一位用金箔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意大利画家,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子,脑子里充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而且心思非常细腻,感受能力也超强,有任何想法涌上心头的时候,他就能借助自己手中的画笔表达出来,而且在绘画的过程中,对线条对颜色有很好的平衡把控能力,往往能有神来之笔将自己的艺术思想充分地表达出来,也将自己很好地表达了出来,对我来讲,这是艺术离我最近的一次,我能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作者在跟前跟我讲解她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而且我还能听懂,继而懂得这个人,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可以拉进两个人的距离,无论东西,无论远近,无论古今。她对金色非常偏爱,她觉得,金箔这种材质在光的表现力上特别契合自己艺术思想的表达需要,这种材质,很亮,很突显,可以表示某种光亮或者光明,也可以是某种希望。我倒觉得,那是她骨子里的东西,也是她所接受的绘画教育里潜移默化的东西,西方绘画艺术的表达方式,已经刻到她的血液之中,所以她需要这种表现力超强的绘画材质,去突显去尽最大可能地表达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我也刚好非常喜欢金色,更刚好的是一直在寻找一副我能看得懂的有点意思的绘画作品装饰我的小家,她的画刚好契合我的需求,价格我也能承受,内容方面,有一副是,一个抽象的人形,思考中的脸庞,还有两对翅膀,金灿灿的背景,又抽象又直接还有点思想内涵,“fly or not to fly. it's a question",挂在家的白墙上,100% fit,果断买下。虽然她的画也是跟中国画一样,是个人内心情感的表达,不过艺术表现形式上,还是外显的,张扬的。其实我的家是有点中国老派的琴棋书画的,不过挂上以后,东西方的冲突也不那么明显,更不觉得相互排斥,反倒更有趣味了,艺术是相容的。

最后,总结一下,张扬和含蓄,在我认为,是东西方艺术的显著不同的大体概括,其背后应该是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大不同,不过这个哲学课题在这里不展开阐述,以后有机会详述,其实,这也很简单,大家只要用对东西方的一般评价去映照,这个结论也是成立的。说到东方,大家都会跟神秘挂钩,神秘的东方,腼腆的中国人,是含蓄的内敛的,而西方,大家则普遍地认为,是开放的,激情四射的,讲个话都要手舞足蹈那种,是外露的,彰显的,内容上其实是一样的,只是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已,都是艺术,都是美美的艺术。

这就是我观画以后,对中西方绘画区别的结论了,再次声明,只是个人意见,尚请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展览6月9号结束,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是喜欢西方绘画的朋友的饕餮盛宴,同时,也可以去支持一下那个意大利小姐姐,她的画真的很棒!

2019.8.28

相关文章

  • 一个外行看中西绘画的差异

    文|与释 昨天去南京博物院看了《从毕加索到基弗—路德维希的艺术课》西方油画艺术展,在这之前也对咱自己的中国画有所了...

  • 中西差异

    在这几年的学习中,接触到很多的知识和理论,在自己学以致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有的好用,有的不好用。到底是理论...

  • 转载:中西差异

    这是一套关于文化对比的作品,共24张图片,红色代表中国,蓝色代表德国。本文选取了其中20张。 人际关系 生活方式 ...

  • 中西薪酬差异

    早上在来公司的路上,看到一篇网易的文章,大致的内容是:目前国内的薪酬水平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中高层管理者的薪酬水平...

  • 中西圣诞差异

    任晶#2020.12.24#日精进#day48/1000 今天是个好日子,平安夜 吃个苹果平平安安睡觉。 时间飞逝...

  • 闲话中西医之间的差异③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好,说完了中西医的来源及他的特点,我们从中西文化的差异来看下有什么不同之处。 ①、我们先从...

  • 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思想来源为复旦大学王德峰老师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讲座》。 一,在宗教上的差异,最好导入...

  • 我对中西医的看法

    看到大家对中西医的讨论,我也有些个人看法:中医以智慧为基,西医以逻辑为基,两者差异尤如中西餐中西书画之差异;中医可...

  • 浅谈中西方文化价值差异

    文明的基础是文化,文化的基础是文字。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外学者都做了大量阐述。 中西方思维差异诉诸思辨 ...

  • 中西管理文化差异看疫情控制

    多年前,教育管理教材中的总结,多么精辟啊! 这次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各国的应对措施大相径庭,尤其中西对比明显。臧否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外行看中西绘画的差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ip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