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课刘老师讲“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发现自己理解的“实用性阅读”和刘老师理解的不同。刘老师讲到这里的“实用性阅读”是从阅读的功能、阅读的取向角度讲的,不是按我们之前文章体裁角度来说的。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教学资源,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其它媒介,可以是说明性文本,也可以是其它体裁的文本。例如“学习具体、清楚、生动地讲述有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英雄、劳动模范、科学家的事迹,以及反映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第二学段)“阅读叙事性和说明性文本,”(第四学段),从这些表述都可以看出,实用性阅读的阅读对象并不是仅仅是说明性文本。这提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那些叙事性作品,怎样的阅读是实用性的?如何让阅读走向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