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正面管教第二节线上课:《应对有招,找出不当行为背后的密码》。
孩子有时候真的特别磨人,当家长累的要死时遇到孩子哭闹或者执拗,真的有那种分分钟想打一顿或者吼叫的冲动。
当我们了解了孩子这种不当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时,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可能就能避免一场亲子之间的“狂风暴雨”。
有一张图片很生动的解释了这一现象,以前上课时老师有讲解到,我在百度上找了类似的一张。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6565/454c314a7ac30acb.jpg)
我听完课,回想起前几天女儿把我气到炸裂的那件事背后的心理需求其实就是希望我听她的安排,让保姆小罗去买菜,我在家陪她。其实她就是在寻求我的关注或者因为权利斗争输了在找发泄口,而我因为保姆脖子落枕想让保姆在家休息,我坚持去买菜,因为我觉得之前我陪她在院子里已经玩了一个小时了,我的陪伴已经足够了,她这种过度寻求关注和争权失败而产生的报复行为把我气到崩溃。
当时我的做法应该是撤离冲突,不要投降也不要开战。可能就不会把自己气个半死而孩子还觉得无所谓的样子,那种报复成功的样子令我更生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6565/e577e260e459534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6565/73f0feef0cfefb3f.jpg)
孩子的错误行为后面一定有着真正的目的,有些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有些是当时未满足,我们要根据情况和善而坚定的解决问题,而不是跟孩子一起扩大矛盾。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金字塔告诉我们当父母把孩子的吃喝拉撒照顾的很好,也给予了她一个温暖的家,让她很有安全感,那么孩子就会寻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价值感),为人父母,我们应该满足孩子的这种正常心理需求,只要用对方法,就是威信型的好父母。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6565/f49986d1bdff1d86.jpg)
只有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我们才能找准孩子需求的切入口,化解孩子的种种不当行为。
同时,在解决不当行为问题时,我们还要做到避免给予负面的关注与回应,而是给予积极正向的回应,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不被允许的,同时让孩子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需求一定会被满足,这样的化解才能真正让不当行为消失。
以下这张表格它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判断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同时根据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干预方式来解决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6565/577f1108f14cba8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