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
用课堂上介绍的阅读方法,阅读一本书,并写一篇推荐,500字以上。
各位书友,今天我要为大家推荐的是一本人物传记——《列奥纳多·达·芬奇传》,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为什么要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呢?
首先是因为这本书的所介绍的人物——达·芬奇——有太多还不为人知的成就,不可不知。
提起达·芬奇,我们想到的大概就是“文艺复兴三杰”、《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但在本书中,你将看到,他是建筑学家、工程师,是军事发明家、是导演,而绘画,只能排在他所有生存技能的最末一位。
其次是因为达·芬奇本人的生活太过精彩,不可不看。
你一定还记得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故事中他少年求学著名艺术家韦罗基奥,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画了三年鸡蛋,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最终超越了自己的老师,成为一代宗师。画蛋三年的故事现在看来应属虚构,但历史上确实有达·芬奇的老师因为被他的才华震慑,从此弃笔不再绘画的说法。
除了如此正面和官方的“宣传”之外,你还将接触到名人的“私生活”,比如:达·芬奇是个英俊时尚、待人谦和的美男子,却深陷男子之爱,终身未娶,甚至还曾犯下某不可描述的罪名;他才华横溢,涉猎广泛,却是个有始无终的“烂尾王”;为了实现自己的设计,他不得不依附于权贵,有时甚至要写信“讨薪”维持生存。
再次是因为这本书中有如何成为天才的秘密,不可不探。
达·芬奇不仅仅是天资卓著的“天选之子”,他的成功之路更不是一片坦途,他出生于官宦之家,却只是个私生子,没有接受正规的教育,他的成功更多地靠自己的努力,以及对求知的无尽渴望。天才不可复制,我们却能从达·芬奇的故事中探得三分成功的秘诀,对我们自己的成长以及孩子的教育大有益处。
最后介绍一下本书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沃尔特·艾萨克森是美国著名的传记作家,曾供职于《时代周刊》和CNN公司,著作有《富兰克林传》《爱因斯坦传》《史蒂夫·乔布斯传》等,被称为“最会讲名人故事的人”。这本《列奥纳多·达·芬奇传》,读起来也确实就像是一幕幕电影剧情一般,幕幕精彩,让人欲罢不能。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将达·芬奇拉下神坛,变成一个有血有肉有缺点的人,却让我们从心灵上与他更加亲近。
第二题:
写一篇听课笔记,1000字以上。
通过听释若老师的这堂阅读理解课,我学到了很多,除了学到了很多公式化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到写共读稿还可以怎么爽怎么来。
前期我也报过其他老师关于共读稿的写作课程,每次听课的时候都积极做笔记,也感觉自己都听懂了,但是自己下手写作时,却总是困难重重、裹足不前,一本1+4的拆书稿琢磨半月,却只完成了一篇预告,明明是深思熟虑反复打磨的稿子,左看看右看看又都显得那么拙劣,想要完善修改却又不知从何下手,最终还是给自己找了个借口让它无疾而终了。
听了释若老师的这堂课,看着老师一字一句的给大家示范,刚开始其实是觉得很不解的,“老师这些写了些什么啊,怎么乱七八糟什么都写,还都是大白话,这样怎么能写出好稿子来?”,但当老师用诸如类比、重复等方法将这些大白话稍加修饰后,当老师把联想到的素材插入复述的原文中时,我突然发现那些原本看上去随随便便的问题,都变得那么浑然天成,朗朗上口,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它们的形成过程,我还以为这些都是才华横溢的老师信手拈来的金句呢!
由此,我反思了自己以前失败的拆书经历,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将写作神化了,听着各位老师侃侃而谈中随意蹦出的金句、随口皆是的经典事例,首先就把自己放在了尘埃里,对自己写出来的作品一万个不自信,觉得自己就不是那块料,作品都不敢给老师看,自己就给枪毙了。
现在,看到老师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我重拾了对自己的信心,写作首先是要敢写,其次才是技巧。任何人刚开始写作的时候都不可能一次成功,必定是要经历一遍一遍的修改和完善,即使是名家名著,每次出版修订时不也都有这样一个勘误和修改的过程吗,何况是我们这些小小菜鸟呢,我又何须对自己要求尽善尽美呢?不管自己写出来的作品是如何的“水”、如何的“烂”,我想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善待自己的作品,认可自己的努力和其中的亮点,其次才是修改和提升。这个跟做妈妈要善待自己的孩子是一个道理。
其他技巧方面的收获,对我帮助比较大的,第一个是精度技巧中的六个点,这六个点不仅仅是我们在精读时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在我们写作时也是缺一不可,回忆一下我们常见的公号文、爆款文案,无一不是囊括了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既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又让大家觉得有内容、有高度、有情怀,即使最后蹦出广告来都让人甘之如饴。
第二个是写人物传记、虚构类人物作品、非虚构类记叙作品时,要给人物做简历、画三张图。我以前写的拆书就是人物传记类,看了两遍完全摸不上头脑,这次我要试一试这个方法。
第三个是在写文章前就要首先确定好主题,从哪个方面入手来写,像老师举的例子,从“决策和行动”来解读拿破仑,而不是在阅读时发现有趣的点,就想把主题换了,最后搞得自己也不知道要写什么好了。
总之,听了老师的课,找到了自己的很多问题,也学到了解决的方法,下面就是实践了!加油!
第三题:
听《这样读书就够了》,并写下对RIA读书法的理解,500字以上。
RIA读书法大致包括R阅读原文+I重述原文(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确保自己真正理解话中的意义)+A1联系经验(结合自身经历或者身边的例子,分析书中的方法和道理)+A2应用实践(将书中好的方法或自己分析出的方法,结合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应用于实践,实践后再对相关的措施进行修改完善,直至成功)这几个步骤,主要是教给大家一种可以让“书为己用”的读书方法。
应用RIA读书法最主要的点就是改变大家读书泛泛而读、读了之后什么也记不住的问题,要求我们从选书开始就要明确自己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每一个步骤都要围绕自己的目的来进行,随时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且及时记录想到的内容和改进的措施。
RIA读书法和我们的解读稿写作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一是书籍选择方面,通常来说,RIA只适用于致用类书籍,我们写解读稿除了致用类书籍,还有一些文学类书籍、虚构类书籍。
二是阅读目的方面,RIA的出发点是为了读者通过阅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买书看书的人都是冲着解决“自己”的问题去的,所以目的各有不同;而我们写解读稿呢,是为了赚钱(其实我很想写得高大上一点,比如普及知识之类,但是最后还是觉得实在点好),所以我们阅读时要找的点就必须是大家都普遍存在的“痛点”或者“兴趣点”。
三是联系经验方面,RIA为了解决问题自然是要联系自己亲身经历,而我们写解读稿呢,就可以鬼扯,比如找一个大家都不太明白但又很有趣的知识点解释一下,比如联系一下当前的热点事件之类,毕竟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自己的事情大家也不喜欢看。
四是应用实践方面,RIA所出台的实践方案必定是结合了读者自己实际经历的“私人订制”,而我们写解读稿除了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以外,还必须加上点情怀,让读者和听众觉得这就是你给他“私人订制”的方案!(这个只是个想法,如何付诸实践我还没有想到。)
五是阅读效果方面,RIA的实践结果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大概都会有结论;听了我们解读稿的人呢,八成当时感慨不已,转眼就忘了吧……
总之,要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RIA读书法绝对是个好方法,但对于我们写解读稿的人来说,只是个需要熟练和灵活掌握的方法而已。
第四题:
用课堂上介绍的重述原文的方法,写一篇人物传记,1500字以上。
列奥纳多·达·芬奇:偏执成就完美
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著名画家、科学家,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并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之一。他的杰作《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蒙娜丽莎》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其中木版油画《蒙娜丽莎》现在是巴黎的卢浮宫的三件镇馆之宝之一。
1452年,达·芬奇出生于意大利芬奇镇的一个传统的公证员家族,但由于其私生子的身份,无法子承父业的他走上了艺术道路。
12岁时,达·芬奇离开家乡来到佛罗伦萨,后跟随艺术家韦罗基奥学徒绘画和雕塑,并在创作中展现出惊人的天分。
25岁时,他开设了自己的作坊,并在5年中接到了3份委托订单。然而,3件订单中的一件从未开始,另外两件——《博士来拜》《圣杰罗姆》——也都因为他过于追求完美而半途而废,但却仍然不失为艺术史上的杰作。
30岁时,达·芬奇离开佛罗伦萨,前往米兰,并在那里居住了17年。米兰拥有对他来说完美的一切——强力的领袖、丰厚的待遇、诱人的前景,于是,达·芬奇给当时米兰的统治者卢多维科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求职信,强烈推荐自己在武器制造和军事工程方面的才能,只在信的最后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哦,我还会画画。”达·芬奇如愿进入了卢多维科的宫廷,为统治者设计盛大的演出,制造巨大的纪念碑。在米兰期间,他创作了《最后的晚餐》《维特鲁威人》《岩间圣母》《抱银鼠的女子》等作品,其中《最后的晚餐》标志着达·芬奇艺术成就的最高峰。
47岁时,由于战争,时局动荡,达·芬奇回到故乡佛罗伦萨,开始绘制两幅伟大的木板油画作品——《蒙娜丽莎》和《圣母子与圣安妮》。然而没过多久,他便作为某种政治筹码,开始效力于疯狂的军事统治者波吉亚,在为波吉亚工作的8个月期间,他终于实现了自己军事工程师的梦想,全心全意投入军事工程的设计中。
54岁时,达·芬奇再次回到米兰,并在长期居住于此。在这里有欣赏并慷慨解囊的资助人,有活跃的思想,还有他喜欢的各种演出和节庆,他可以尽情进行他的各种研究、设计和创作。
64岁时,达·芬奇进行了他一生中最后的旅行,他接受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这位最完美的赞助人的委托,来到位于法国卢瓦尔河谷地区的昂布瓦斯定居,三年后(1519年),他长眠于此,临终前国王将他抱在怀中,周围围绕着他喜爱的作品。
达·芬奇的一生就像他所留下的画作一样充满着波折和神秘感,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令人惊叹的成就,与他偏执地追求完美的性格有极大的关联。
在美国版知乎Quora上,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才能成为像比尔·盖茨、史蒂芬·乔布斯、埃隆·马斯克、理查德·布兰森一样伟大的人物?”
特斯拉、SpaceX和PayPal创始人——伊隆·马斯克的前妻贾斯汀是这样回答的:要取得极致的成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除了要有极致的个性,还要有对事业极致的热爱,并在其他方面付出极大的牺牲。
达芬奇的成功便是如此,他极致偏执的个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要求极致完美,还表现在对求知无限的热爱,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他愿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来为自己创造优势。
达芬奇对作品要求极致完美。因为无法实现自己内心那美妙的构想,《博士来拜》这幅作品他中途辍笔;另一幅《圣杰罗姆》,因为他对颈部肌肉的描绘不够满意,完成初稿后便也停笔,直到20年后才重新添加上去。即使是他已经完成或者是几乎完成的委托作品,达芬奇也常常留在身边,而不交给委托人,这些作品他走到哪里便带到哪里,有了新的想法便再拿出来修改,《蒙娜丽莎》和《吉内薇拉》等作品便是如此,直到他去世,这些作品仍在他的床边。
达芬奇对求知的渴望可谓是已到极致,现存的7200页笔记能够说明他对一切的好奇。他写下他每天的计划——测绘米兰城和郊区、询问炮兵军士军事建筑的构造、找法国人乔瓦尼学习太阳的测量方式,他的好奇心无处不在——鹅掌在水中游弋时是否总是张开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为什么水里的鱼游的比空中的鸟更敏捷?他甚至给自己留下作业——描述啄木鸟的舌头。
达芬奇从不吝于寻找最有利于自己的环境。在那个战乱频发的时代,他向当权的统治者们积极推销自己的才能,无论是宽厚的仁义之君还是狂暴的杀伐之人,他寻找资助人只有一个条件,能够提供给他实现梦想的条件。毕竟一个常常半途而废、无法完成委托的创作者是难以挣到足够的钱的。
从我们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达芬奇的做法真的可以说是奇葩到极致了。拿了别人的钱给别人画画,要么画一半扔那不管了,要么眼看快画完了拿着画走了,说自己画得太好舍不得给了。整天拿着个本子到处逛,对着只小鸟看半天,每周还固定去澡堂观察人体。自己挣不来钱,看到有钱人就主动往上贴,拿了天使投资就高兴地去搞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钱花完了再换个投资人,从来不管群众怎么看。
但如果我们细想一下,这种奇葩却又无可厚非,试想如果达芬奇不是对画作要求如此完美,总是对画作不断修改,又怎么能画出如此杰出的作品呢?如果达芬奇不是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对细微事物观察如此仔细,他画中的人物景物又怎会如此传神呢?如果达芬奇没有找到理想的资助人,整日为了吃穿愁眉不展,又怎能把全部心思放在艺术创作中呢?
达芬奇的成功之路有其天赋独特之处,不可复制,对于我们来说,可以不学他的极致实用主义,可以不学他的极致完美主义,但却可以学一学他对于求知的无限热爱。
我们大都见过那种所谓“油腻”的中年人,不过三四十岁的年龄,却已失去了激情和闯劲,他们手捧泡着枸杞的保温杯,看着新进的年轻人忙忙碌碌,用一副过来人的姿态似是自嘲地说着:“老了老了,现在是他们年轻人的时代了!”
他们天天混日子,工作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凡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生活上也极度佛系,日子过得就像一潭死水般没有一丝波澜。
如果与这样的人交谈,你会发现他们内心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不满,他们认为自己已然看透了这个丑恶的世界,拒绝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不好奇,不发现,自然看不到美好,也就不会去爱。
我们可能永远也成为不了达芬奇那样成功的人,但我们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像达芬奇那样充满好奇并热爱生活的人。
我们可以从改变自己对工作和世界的看法,重新用孩子般好奇的眼睛去观察和探索这一切,为每一个新的发现而着迷。试想,每天都怀着对未知的渴望观察这个世界,是否会变得更快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