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正堂(R)的解释再度完善

作者: 斧正堂 | 来源:发表于2019-03-21 20:46 被阅读7次

斧正堂(R)这个商标是2014年12月注册出来的。

昨天,再次读到刘良华工作室发出了刘老师《教育哲学》的一文《唯一有效的学习是整体学习》,在这篇通悟学习核心的文章最后,竞然有着两声响亮的呼应着“斧正堂”的含义。

兴发教学的核心精神是:
先立乎其大者。
兴发教学从堂堂正正地做人开始。
陆九渊云:
若某则不识一个字,

亦须还我堂堂正正地做个人。

到现在,【斧正堂】的解释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现把斧正堂的相关解释作一个梳理,如下

一.

百度搜索

[故事来源]

《庄子·徐无鬼》

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垩指白色粘土,斤指斧头,斫即砍。)

[典故介绍]

文人之间交流,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当数谦辞了,要不为什么要说文人“酸”呢!文人最最要紧就是那个自恃清高,那个让人尊重,当然首先的是先尊重别人。这点在旧时代的文人间交流的函件中可以领略到。

诸如:台鉴、钧鉴、教正、指正、海涵等等,但是很少使用“斧正”一词的。

“斧正”一词源于《庄子·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这段寓言故事说的是有一个郢人,刷墙时不小心在鼻子上沾了一个石灰点,象苍蝇翅膀一样薄。他知道另一个叫匠石的人会耍斧子的绝活,便让他“运斤成风”,也就是把斧子舞得象刮风一样,咔嚓一下把石灰点削掉,鼻子不会受伤,郢人“立不失容”,一点也不害怕。后来一个国家的国君(宋元君)听了这事很稀罕,闲极无聊想找点刺激,便在鼻子上弄点石灰,也让匠石来“运斤成风”。匠石回答说,“我过去是会这个绝活的,但现在玩不成了,因为与我配合的那个郢人已经去世了。”成语“运斤成风”就是说的这个故事。后人就以此引申到修改文章,称之为“斧正”、或是“郢正”、“郢削”、“斧削”等。这是对修改者表示尊敬的客气语,赞其水平高,修改起来,象匠石给郢人用大斧削去白粉一样,干净利索,恰到好处。(人们在引用“斧正”等典故时,按习惯都并无自诩为郢人之意。)

百度视频搜索

[微课堂视频]

在百度视频中输入“斧正”,获得“爱奇艺”视频,李娜老师的讲解非常精彩。

百度视频搜索 李娜老师讲得切

二.

简书搜索

简书现在的搜索也挺强大的。

在简书首页中搜索:战国老友记:庄子与惠子

斧正堂(R)的解释再度完善搜索

战国老友记:庄子与惠子(上)

https://www.jianshu.com/p/52c77451eb58

斧正堂(R)的解释再度完善

战国老友记:庄子与惠子(下)

https://www.jianshu.com/p/dbbaf32640c9

斧正堂(R)的解释再度完善

感谢风流人物志

斧正堂(R)的解释再度完善

(https://www.jianshu.com/u/a7a89312057d)先生的精彩叙述,可惜的是,先生在简书上的更新停留在2018.06.11.06.21时刻的《如果给李商隐取个绰号》上,在“动态”中也只有这个半年多前的记号。

以下内容,是转引了风流人物志先生的:

这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迟。濠河水似乎还没从漫长的冬眠中完全醒来,在桥下无声无息流动着。
料峭寒风中,一行人从桥上默默地走过。为首的那人拄着一根木杖,身上裹着一件缀满补丁、分不清颜色的破旧袍子,须发白多黑少,凌乱地披在肩上。
前方是一片旷野,那儿静静立着一株巨大无比的樗树,仿佛自开天辟地以来就已经站在那儿了,又仿佛还要站到地老天荒。
树旁有一座坟茔,规模不大,却十分齐整肃穆,显然有人定期照料。
有两个年轻人走上前去,清理着墓边的杂草,对石碑说道:“惠先生,我家先生又来看你了。”
庄子把木杖扔到一边,面对墓碑盘腿坐下来,缓缓说道:“惠兄,你知道吗?昨晚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天空中翩翩飞舞,四处遨游,自由自在,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来是庄周。忽然间我又醒了过来,发现自己分明还是庄周。我觉得很迷茫,到底是我做梦化作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化成了我?此刻的我,到底是庄周呢,还是蝴蝶的一个梦?”
庄子静静地等了一会,似乎在倾听什么,接着又说道:“然后我想到了你,你现在已经长眠,而我还活在世上。死是生的梦境吗?或者生是死的梦境?生与死,我与你,庄周与蝴蝶,到底哪个才是真的?”
众学生面面相觑,都是一脸茫然。其中一人上前问道:“先生的话好深奥,我们不太明白,请您明示。”
庄子摇摇头,神情说不出的落寞。过了一会,他侧过脸来,对学生们说道:“我也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从前,楚国的郢都有个泥匠,手艺特别出众。有一次他在捏白土时,溅了一滴泥浆到自己鼻尖上,又小又薄,像一片知了的翅膀。
“这个泥匠不愿意自己擦鼻子,等泥浆干透了,就去请一个姓石的木匠过来,帮自己削掉它。
“石木匠来了之后,手握一柄大斧头,抡起臂膀,舞得呼呼成风。他逐渐逼近泥匠,随手一挥,就把鼻尖那一小片泥给削了下来,连一根毫毛都没有伤到。泥匠自始至终一动不动地站着,眼睛都没眨一下。
“后来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好奇,就派人去请石木匠过来,对他说:‘寡人想看你表演一下。’石木匠说道:‘我以前确实能做到,可惜我唯一的对手,那个郢都的泥匠,已经去世多年啦!’”
说到这里,庄子神色黯然,停顿了下来。
一个学生说道:“先生是说自己再没有对手了么?您跟惠先生辩论了一辈子,没想到惠先生去世几年了,您还如此伤感。”
庄子叹道:“惠子和我,一个强于物,一个通于道,然而最终他还是彻悟了自然之道。自他死后,再也没有人与我一起探究天地间的奥义了。如今我已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不知道什么叫做辩论了。”
旷野尽头泛起了薄薄的暮色,远处河边又传来渔人的号子声。庄子站起身来,抬头望着空空茫茫的天穹,缓缓说道:
“回去吧!从今以后,我不会再讲故事了。”

三.

微信App公众号

[刘良华工作室]

刘良华工作室

《唯一有效的学习是整体学习》,公众号中注明是2019年3月19日(原创)

全文转引:

一旦学生找到知识的整体结构及其整体意义,
知识就会产生类似审美游戏的效果。
知识的整体意义具有游戏效果,
整体学习推动学生投身于知识探究之中,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无论人体多么美,
一旦掐头去尾,
人将失去活力与灵气。
掐头去尾的知识不仅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迟早会导致学生厌学甚至逃学。
学生会因为知识缺乏整体脉络而丧失求知的好奇心。



庄子讲“抱瓮灌园”,
孟子讲“揠苗助长”,
寓言就是预演,
庄子和孟子预演了后来各种花样翻新的“教育技术”的滥用。

好的讲授教学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学,
而不是代替学生自学。
任何企图代替学生自学的讲授,
无益于学生的成长。
非徒无益,反而有害。

自学也可称为自我兴发,
这是兴发教学的终极目标。
自学的起始状态是自学辅导教学,
日常情态是有主见的自学,
高级状态是有使命感的自学。


兴发教学的核心精神是:
先立乎其大者。
兴发教学从堂堂正正地做人开始。
陆九渊云:
若某则不识一个字,
亦须还我堂堂正正地做个人。


刘良华工作室

兴发教学的核心精神是:
先立乎其大者。
兴发教学从堂堂正正地做人开始。
陆九渊云:
若某则不识一个字,
亦须还我堂堂正正地做个人。



20190321斧正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斧正堂(R)的解释再度完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qh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