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年级手工 建筑
教学回顾--第六,七周(20秋)

教学回顾--第六,七周(20秋)

作者: 亮亮很亮 | 来源:发表于2020-10-18 16:13 被阅读0次

经历一个国庆长假,除了要收收心,重新调回到学习的状态以外,我们开始回顾在上次放假之前的活动,从活动当中引发出物物交易的不便之处,麻烦之处。

由这些不便和麻烦来探讨,寻找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最终我们找到了一个中间物,这个中间物可以解决——我想换你的,而你不想换我的;或者一个东西要交换若干次的可能才会成功;也解决一个东西的定价不标准会导致的讨价还价……

而这个“中间物”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我们又进行了一番讨论,最后发现是要大家都喜欢的。还有敏锐的同学发现,即使不是每个人喜欢,但是只要是大部分人喜欢就可以了。因为真的很难做到每个人喜欢同一个东西!但如果大部分人喜欢呢,那个别的人也可以就接受。以我们班的交换来看,如果可以先换到“起泡胶”“假水”,再利用这两个去换交换其他,成功性很大。全班只有我,家齐,泽远等几个人不喜欢这两个东西,但我们也觉得如果可以先拿到这两样,去交换别的会更容易。这样看,我们班的“中间物”就是“起泡胶”“假水”。

再后来我们结合我们实际活动,也回到故事图景当中,在远古时代,我们猜测最开始这个中间物可能就是我们的食物或衣服或实用的物品。慢慢的,要成为“中间物”需要有一些条件,又要保证它可以反复交换,又可以要保证能够便于存放,保存不变质等等的因素。最后这个中间物找到了海贝,成为了我们的贝币。在四年级,我们会一次次的尝试,对事物进行归纳,总结,我们的思维也在从完全的具象化向半具象半抽象化发展。

再次,我们会使用贝币进行交易的活动,比较两种交易的方式有什么变化?

同样的在这个交易活动当中,去感受还有不便之处是什么,所以我们的货币是在不断的演化,从贝币到金属货币到纸币甚至到现在我们使用的二维码,刷脸……我们学习我们国家的法定货币,人民币。它的单位,换算,与他国货币的兑换,币值,人民币上的图案设计。

我们一起分享了很多关于钱的故事。以前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与现在的区别,我分享我知道的,孩子们分享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故事:有粮票的,有两块钱就是一个学期学费的,有一分钱就可以买到很多实物的,也有那个时候人们的工资很低很低……对照下来,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富足。

这些真实的历史的小故事,特别能激发孩子们的感受,他们沉浸在其中,认真地倾听,积极地分享,踊跃地举手,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总觉得怎么很快就下课了呢?!

虽然在这个交易活动当中,我还隐藏着一个教学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可以感受到“价值的创造”,是由人的智慧以及劳动而产生。但实际在过程当中,这一点展现的并不那么明确,因为我们班的大部分孩子们仿佛拥有更多充沛的物质,并没有所有的人如我所要求的那么严格地生产制作这些产品。他们更迷恋的是用我之有或者叫用我之余,去更换我之无。

即使在这个阶段也可以观察到孩子们对物质的占有。他们对于自己的任何的东西都非常的舍不得。即使很多物品存放在家里积灰尘,肆意堆放,几乎不再玩耍,也不愿意把它交换产生新的价值。纷纷要重新买新的物品去交换,似乎这些“新的物品”没有烙印上他们的标记,就舍得去交换。这也许是现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吧。

活动中也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小聪明,他们发现贝币是我借给他们的,最终交易完成,是要归还。有的孩子一开始就开始商量策略,我听见均海和小鱼说,要先交换出自己想要的,然后迅速的把自己手上的贝币全部花掉,不再接受别的贝币,不然你就亏了。

实际上在这一次的交换当中,在最后的时刻,一开始他们纷纷花力气在如何卖出自己的物品,可爱的海柔还改编了“两只老虎”为“两只老鼠”顺利的卖掉了两只老鼠玩偶。到了最后快闭市时,孩子们都不断的在花费自己的贝币,最后贝币几乎只集中在两组勤劳的人儿手里,一组是婉滢艾嘉组,婉滢胸口的袋子满得,都装不下贝币了,另一组是胡玥、海柔和昱希的,赚到了几大包贝币。

活动中你会观察到不同孩子的特质,看到这种经济的规则,即使他们现在年纪还这么小,可是他们也具备相当的“商业性”。

当我们真正的进入到钱的时候,孩子们异常兴奋,他们渴望着用真实的货币,真实的“钱”来交易,但是这次的活动需要好好的设计一下。这一次真的是需要他们踏踏实实的用自己的劳动去赚取。

随着我们主课程进入到真实世界,我们在数学上回顾了周长,孩子们要开始设计我们建筑的小屋,会是什么样的面貌,它的周长是多少,这将决定着我们的材料。期待着在孩子们的设计下,我们可以在下周开始动工起来。

而语文,这周带领孩子们认真的品读语文书上的古诗,也是我们选做24节气“寒露”的配诗,《暮江吟》。从字词的教学,到阅读理解,再到我们如何去读这样的一首诗歌,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慢慢尝试带出有情感的,有自己轻重,有节奏的读法。这样的言说工作也将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

最后值得记录的是,这一周我们终于开始了我们班级的徒步活动!也打了我们第1场“情同手足”的比赛,每一位参与的爸爸妈妈都是英雄!满满的周六,很值得写一篇《难忘的一天》的作文。

下一周我们将在数学实践的运用上做更多的学习和练习。开始备课吧!

相关文章

  • 教学回顾--第六,七周(20秋)

    经历一个国庆长假,除了要收收心,重新调回到学习的状态以外,我们开始回顾在上次放假之前的活动,从活动当中引发出物物交...

  • 教学回顾--第五周(20秋)

    在孩子9岁10岁的时候,我们学习交换/货币——学习金钱到底意味着什么?仅仅意味着世俗意义的金钱交易吗?这和自私相联...

  • 教学回顾--第四周20秋

    在经历了上周的高潮叠起之后,这一周反而是更为重要的。黄帝之所以成为黄帝,固然是因为他用“霸道”建立了大一统;而更重...

  • 教学回顾第三周(20秋)

    故事板块从上周的渐入佳境,到本周的高潮迭起。终于来到了我们的故事重心,涿鹿之战。经过了前期的铺设酝酿,战前准备,在...

  • 教学回顾--第十四周(20秋)

    在这一周我们的时间线变得更为清晰,我们从混沌,从神话逐渐走向了清晰,真实的历史。 这一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活动,...

  • 教学回顾--20秋第十三周

    随着孩童的发展,到了9岁10岁,当他与外在世界开始分离,他的自我独立思维,个性,也在逐渐的成形。 当他们要开始构建...

  • 教学回顾-第八周(20秋)

    货币板块进行到了第3周。 在这一周当中,对货币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同时也进入到竖式除法的学习。无论是竖式除法还是货币...

  • 教学回顾-第十六周(20秋)

    第十六周 分数第一板块 10岁的儿童来到了“童年的中心”,这是“小我”成熟的一个关键时刻,对外界有了更多的展望。自...

  • 教学回顾-期末了,开春见(20秋)

    第二十周 期末了,开春再相见 通过第一周的学习,视线移动的变化和平面图的概念基本上已经落扎实了,我们终于可以开...

  • 教学回顾-- 第十七周(20秋)

    本周的工作重点是用拼、剪、折、画等各种方式强化分数的体验,加入情感戏剧等元素,让分数更加生动起来,不仅仅是出现图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回顾--第六,七周(20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sc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