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这是一个专门用作记录每周和一群孩子讨论问题的文集,希望能透过每次的记录和反思,为后续的设计做改进,也希望借此能记录孩子和我的变化。

上两次聊完如何问出更多更好的问题、如果拆解一个问题,这周原本是打算走到下一个内容——“设计解药”的,然而临时出现了一些状况:
上周和孩子一起聊出来的任务,只有1个孩子最终去做了,其他人都没有产出:

在一个以孩子为主的学习中,如果孩子没有动,感觉这个学习就无法继续下去了。而如果我这个时候推着孩子往前走,我们就又回到基础状态的初代机里,而不是现在的进阶状态贰代机。
于是,我和大家说了我以及助教大嘴的困扰,让大家一起想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我们该怎么办:

貌似有了个初步的拆解,我又问,那接下来该怎么办?大家对里面3个最重要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于是,我们暂定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我们让这次的内容有意思一些,并且自己在每周一个固定的时间做任务,长长/助手要给大家发通知,任务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最后聊惩罚的时候,有一个孩子提议没有完成的给完成的发红包,但是这个没有得到所有人的同意,于是目前只有简长长需要实现这个承诺——如果没有完成每周的作战记录,就给大家发28块钱的红包~

在这次线上讨论后,我进入一个非常迷茫的状态:
1.从之前那种简单的讨论——看看案例、聊聊想法,过渡到以孩子为主、更多实践,导师辅助的阶段,中间是不是还缺了哪些东西?为什么现在会卡壳?我现在的尝试会不会有效?还需要什么?
2.进阶的孩子就只有这7-8个,而且每周的出勤只有一半左右,孩子们希望有更多人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是问题吗?为什么孩子们会有这样的感受?
因为再之前进行的线下的小组学习中,其实4-6个就能玩得转了,为什么现在在线上没有玩转?有没有办法让课程的体验更好,让我们在挖掘问题中沉浸得更深,而不再是基础班那种二十多人的短平快的讨论?
又想到,要是这群孩子就在线下,就在我身边,我马上就能知道该咋办,为什么我在线上做不到这样的反应?
3.有什么人有类似的经验,我可以去找他一起讨论/帮忙的?
嘿嘿,写出来就能接受自己的混沌和卡壳了,下周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