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天性决定了他们会寻求对自己命运的掌控权,希望自己引导自己。
人类的第一个操作系统,我们称之为驱动力1.0,几乎都与生存有关。其继任者驱动力2.0则围绕着外部奖励和惩罚而构建,这个系统对20世纪的重复性工作很有效。但在21世纪,驱动力2.0与我们如何配置我们的行为、如何理解我们的行为,以及如何做出我们的行为这三个方面不相兼容。
驱动力1.0、2.0、3.0:驱动力1.0假设人类是生物体,挣扎求生;驱动力2.0假设人类同样会对环境中的奖励与惩罚做出回应;驱动力3.0,也就是我们现在急需的升级版本,假设人类同样有第三种驱动力——去学习,去创造,去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动力。
以乐为本的内在动机,也就是参与项目时能感受到的创造力是最强大、最常见的动机。
千篇一律的重复性机械劳动可以外包或者自动化,但涉及艺术、情感及其他内容的非推算型工作则不能如此。
汤姆索亚效应:一种奇特的点金术,作用对象为人类行为。这一效应具有两面性,它的消极面是指奖励能把游戏变成工作;积极面是指专精能把工作变成游戏。
换言之,奖励有时候很奇怪,它就像对人的行为施了魔法:把有意思的工作变成苦工,把游戏变成工作。它通过减少内在激励因素,让成绩、创造性甚至善行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倾倒,我们称之为“汤姆索亚效应”(Sawyer Effec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