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听说过滴水穿石的故事。柔弱的水从屋檐落下,滴在石板上,水滴每次都摔得粉身碎骨,但却能在经年累月之后把石头砸成蜂窝的形状。
当然,蜂窝的形状是我在故意夸张,不过这个故事的核心意思大家还是能够异口同声——语文试卷标准答案:比喻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嘛!道理大家都懂,但往往很少有人能够在生活中长期践行。为什么呢?让我们重新聚焦“滴水穿石”这个故事中的主角——水滴,它为什么就能做到?我想了想,水滴就做了两件事:一,每滴水大小几乎一样,即量化自我;二,不多想,滴就完了。
今天就来讲一位“滴水穿石”精神的践行者——安东尼·特罗洛普的故事。
特罗洛普1815年出生于伦敦,幼时家贫所以在一个寄宿学校里当走读生。成年之后便进入邮局开始工作,在19岁到52岁这长达33年的邮局工作生涯中他最具体的社会贡献便是发明了一种摆在街角、红色的信箱。
你是否以为这便是特罗洛普安静、平稳的一生?——NO,如果真是这样,也不可能被人赞曰牛比克拉斯。他在业余时间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写作,写着写着成了史上最伟大、最多产的小说家之一。
他是怎么做到的?
有人在特罗洛普死后披露了他的工作方法。特罗洛普认为,一天写作3个小时以上完全没必要,而且不明智。
他每天5点30分起床,先花半个小时阅读前一天写的东西以便进入最佳写作状态,然后花两个半小时写作。在这两个半小时的写作中,特罗洛普会在桌子上放一块表,强迫自己每15分钟写250个单词,这样在早餐之前就可以写完2500个单词。
量化目标+严格执行,正如特罗洛普说道,“我从没幻想自己是个有天赋的人,即使我幻想过,我可能也会让自己接受这些约束。没有什么东西一定像不可违反的规矩那样强大有效。我定的这套规矩,有滴水石穿的力量。每天做一点儿,如果真能一天天坚持下去的话,那么再大的山也能移走。”
特罗洛普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一生总共写了47部长篇小说,还有大量短篇小说、游记、传记。作品数量超过与他同时代的天才作家包括:狄更斯、撒克里、乔治·艾略特等人作品总和的十倍。他有没有想过自己这一辈子要写这么多作品,我想一开始是没有的吧,就像水滴一开始落下时并没有想着要把石头砸个窟窿。
不知道多少人看完这个故事又开始蠢蠢欲动,总之我是有点心动了。但一想到当年曾许下“每天净背20个单词,一年吊打欧美人”的宏伟诺言,就不得不自打一盆冷水盖头浇下。
事实证明,方法论是方法论,如何改变懒的本质才是当务之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