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角着重用水袖的戏,一时也说不尽这么许多,这里,且以《桑园会》里的罗敷和《六月雪》里的窦娥,两个下场来谈。
罗敷知道了适才在桑园调戏自己的陌生男子,乃丈夫秋胡,气愤交加,便想去悬梁自尽,这一个下场身段,从“半拉扫头”的锣鼓声里,她把水袖一抖,再朝上一举,使得其快如风,急捷无比;讲其难处,就难在这短短几下的锣鼓点子,要在水袖上使出繁复而又准确的姿势,确是不易。
窦娥因羊肚汤出了人命,急忙忙赶往公堂的身段,她是唱做并进,嘴里唱词儿,手里使水袖,故其抖挥,一定要有板有眼,才能把祸从天降的紧张气氛加强。这比罗敷下场的水袖,海妖吃重,罗敷只消吃牢锣鼓,窦娥还得顾到唱词节拍,心要两用,这功夫就非同小可了。
表演京剧的有名艺术家,他们都有一手好水袖的腕子功,如梅兰芳在《贵妃醉酒》里,把两只袖子,抖拂得多么大方,非特表现了杨贵妃的雍容华贵,连长吁短叹的幽怨神情,也在水袖上流露无遗。
周信芳和马连良两位,都是生行中的水袖能手,州的稳练,马的飘逸,可谓二难相并。周信芳演《打黄盖》的鲁肃,向孔明示意,对周瑜打躬,可以看出他水袖上的丰富戏料来。马连良在《一捧雪》中饰莫成,念大段独白当口,用两只袖子来衬托出莫的思潮起伏,尤其于大笑三声之时,抖得既清爽而又又漂亮。
看过裘盛戎的《姚期》,一定也忘不了他的水袖,裘有这么好看的袖子,也是吸收了周、马二位的长处,再加以变化而成的。
写到这里,特别要提一提的,乃是已故名艺人程砚秋的水袖,更有独到之处,他在《荒山泪》影片里,抖、挑、拂、晃的动作,不相同的有二百来种姿势,每一种都是自然熟练。这一种水袖艺术,已是到达了巅峰境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