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方法,把预习任务具体化——《文成公主进藏》教后反思
临近期末,教学任务越来越紧,明显感觉时间不够,差不多必须得一天一篇课文的节奏了。因此,孩子们的课前预习是否到位就至关重要了。
虽然把预习新课作为一项家庭作业来布置已经有一段时日了,但在授课时还是觉得收效不大。大部分同学都把“预习”定义为了浏览一遍课文,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即可。还有部分同学会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语,随文进行批注的几乎没有。这也就意味着,同学们在预习中没有大脑思考的参与,只是眼睛在出力而已。
他们是懒惰?还是不懂操作?先反观自身吧,我在布置预习的时候又是怎么交代的呢?“预习第*课”这样一句笼统又抽象的话,别说一般的学生,即便是学优生应该也不是很明了如何安排自己的行动吧。
标段落、圈词语实在是一目了然,具体、可观,人人都会做。而带着思考去预习就很难考量了。老师如何判断学生有没有思考?依据批注来看吗?那多少字又算合格呢?写得多、写得少能给学习带来什么直接而又具体的影响呢?以上问题,学生自己心中都没有答案。
所以,预习往往没有达到我所期待的实效也就在所难免了。
今天,教学《文成公主进藏》一课,我昨天自然也是布置了预习。上课时,我想借助提问来检测孩子们预习的情况。
板书好课文标题,其实已经无需过多解读,人物(文成公主)、事件(进藏)分明。“通过预习课文,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我这样提问。只有一位学生举手。“老师,我知道了文成公主为什么进藏。”阿美用一句话起来分享了自己的收获,然后开始具体讲述。
我很满意她的回答,真的。这和以往的“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恰恰相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主动去找到问题的答案才是我最希望看到的。
“这么说,你找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原因。凡事有因必有果,那文成公主进藏后的结果呢?”“我知道,我知道!”阿美迫不及待,根本不等举手,就再次站起来想要开始讲述了。
阿美的学习状态固然让人欣赏,但如何号召其他同学也来争相模仿,get到这种正确的预习方法呢?对!方法!
我不再沉浸于阿美的精湛表现中,转而向其他同学问道:“你们说,阿美的预习做得好不好?”“好!”
“好的原因何在?”下面又是一片沉默。不爱动脑,不愿思考,你说我听,听了就忘。这是我班学生的普遍现象。早期阅读的缺乏,家庭环境的制约,造就了他们的现状。
我只好自己归纳:阿美的做法是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发现了吗?她想知道课题“文成公主进藏”是为什么?所以她带着这个疑惑去认真地预习了课文,然后找到了答案。这个答案就是她所获取到的信息。
“带着问题去预习”我把这几个字写在黑板上,并要求每个人都抄在自己的课本上。“同学们,下次预习课文的时候,别忘了自己先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预习。明白了吗?”“明白了!”
刚提炼完阿美的方法,张长城又举手了。“来,请说说你从文中获取的信息!”我叫起了他。“我获取的信息是,我知道了文成公主是一个怎样的人。”“噢?那你跟大家说说,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无疑,我对长城的分享很感兴趣。他明显已经在关注文本的细节,想要概括出人物的性格、品质,如果没有用心阅读文本故事与具体细节,是难以有此收获的。
“聪明、勇敢、善良。”长城这样回答。按照往常,我接下来就应该安排他们去文中圈化这些文本了,“你们看看,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文成公主的聪明,哪些地方写出了文成公主的善良……”
但这一次,我没有急于这样做,而是对他们说道:“发现没?张长城通过预习,找出了课文主角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不是?”“是!”
“找出人物特点”我又把这几个字写在黑板上,与“带着问题去预习”呈上下两排并列。这一堂课,我就为他们例举了两种具体的预习方法。而这两种方法均是来自身边同学的实践,值得效仿。
再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总是对学生抱有过高要求,却不顾及他们的实际困难,不以具体方法做指导与示范,反而期待他们能主动呈现出精彩。唉,我呀我……
这一次,得益于阿美与长城的表现,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同时,我也庆幸自己的善感,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契机。或许,教学就是这样,永远没有什么固定与统一的模式,去发现,去提炼,去实践,去完善。
“现在,请大家再次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些段落分别写出了文成公主的聪明、勇敢、善良?”随着第一道任务的下达,这堂课才真正启幕。
课堂偶得(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