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仅来自精致的五官与倩丽的形体,更取决于一个人所能创造的风仪,韵致,氛围。”所以当我的容颜老去,成为了一名老太太时,也希望自己是一位优雅的老太太。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12888/7250388c7c240c0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12888/aa0f843976a9588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12888/5d608cc571272fe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12888/da50075a917831e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12888/df49fdfad1e9b78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12888/96daa6df8124871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12888/079268993793b10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12888/4ceba3f5fd31cad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12888/1b52e102cb92b011.jpg)
关于本书——
美人图并不是画册,而是一本古代女性的生活笔记。从古代女子的妆容,服饰,起居,玩乐,日常所用之物,传情之物等生活细节之处向我们展示了千年以前古人对美追求。
书摘——
斗妍——宋代记载一位美人,永远在口中噙着带有莲花香气的香丸,也许是调配了一种能散发莲花香气的唇膏,总之,她持续不断地由双唇间轻溢莲花特有的芬芳。
汉武帝宠幸的美人将琥珀雕就的佩饰悄悄系挂在衣裙之内,却哄骗大家说,雕佩相击的玎铮乃是她体内骨节发出的声音,以此为自己制造神秘色彩。还有在抹胸夹层中暗藏香粉或者排草,干玫瑰花瓣的。
情寄——在古代,女性们流行把自己的“泪痕”寄给心上人,作为最真挚的爱的信物。从汉代起,一直到元时,女性化妆时普遍方法是把红色的妆粉扑在双颊上,由此让颊色秀艳。这种妆粉主要配料为白色铅粉与朱砂细末,二者与其他一些香料和具有美容功能的中药粉混在一起,成品称为“红粉”“胭脂粉”“桃花粉”“芙蓉粉”。一旦女性哭泣,泪水流过脸颊,便会混入红粉,成为“粉泪”。而所谓的“寄泪”是把满布红泪印痕的手帕递送到心上人手中。
红妆——随着季节的充化,节日的轮转,女性们需要按习俗在钗头缠吊各种带有相应主题的坠饰。元代开始出现小葫芦形耳坠。到了明代则形成固定风俗,每一年从腊月二十四日起,女性们都会佩戴各种样式的小葫芦作为垂饰。葫芦谐音“福禄”,也象征长寿,多子。不过,只能佩戴到正月十三日。一旦元宵来临,耳坠,钗坠都要改为各式小灯笼。
立春,则悬挂金箔,银箔和彩帛,彩纸剪成的小幡条,成簇飘在钗梁下的幡信随轻风舞动,让大家更能产生春意将至之感。
服饰——在古时便已有了今日拼色概念,即用不同颜色的衣料拼成一件整衣,夸张的情况下一条长裤的两条裤管一红一黑或其他对比强烈的搭配,让人联想到嬉皮作风。这种拼色手法,最突出的当属宋时发现的“错到底”女鞋——一只鞋自鞋尖至后跟会呈现两种不同色彩
起居——幻影魔术酒杯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制作带有特定视觉游戏的酒杯,宋代时便以出现。具体方法是,在杯底加装一个凸透镜,即一片球面的水晶片或透明玻璃片,镜底与杯底之间则水平地夹置一面袖珍绘画。当空杯时,夹嵌画片在焦点之外,图画的成像在人眼一侧为实像,目力不易看清,结果就造成了杯底无物的幻觉。清代则有“蝴蝶杯“,把绘有翩飞的蝴蝶的画片嵌在杯底。杯满则碟现,酒干刚碟隐。
雅趣——煮香,安排好炭火,香灰的香炉当中架设一只迷你银鼎,向鼎内注入适量清水,然后把一块沉香直接放在水中。如此,炭火慢慢将鼎中水加热,热量再传递给沉香块,促使香精挥发。经过水的中介,香块避免了火力的直接熏烤,不仅没有焦糊之虞,甚至不会散发烟气。效果也更接近今日香精油的效果,芬氲微淡而持久,润而不燥。
是否推荐——
推荐!!!
干货满满的一本书,对于古文化有兴趣的人还是蛮基础的一本入门书。如果书中所配之图能更好的切合文字就完美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