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读影视、读书籍,品人、品事、品生活,欢迎来到若初的“悦读小屋”
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我被眼前许多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让我眼花缭乱,不知该如何筛选。
索性,就和室友们选一样的,报了一个规模较大的社团,也算是和我的专业对口,也能学到一些东西。虽然我也看到过一些自己想要加入的社团,但看她们没有这样的意愿,也就作罢了。只报了和她们一样的社团。
可是,最后的结果令我大跌眼镜。整个寝室也就只有我被刷下来。
我曾那么努力地想要去合群,可结果却给了我当头一棒。后来想想就算是当时我被那个社团录取,也不会太快乐。
毕竟,那样一个大型社团要处理的事情还很多,而我的性格太多繁杂的事只会让我感到烦躁。
所以,我开始有了些疑问:难道只有合群才会快乐吗?不!合群只会让我感到烦闷、浪费我的时间。
圈子不同 不必强融
刚上大学,我们都会很懒散,好不容易逃离了高三魔鬼般的炼狱,自然要好好犒劳自己一下。
可这时候,有先见之明的同学早已悄悄做好计划,奔着更高的目标而努力,最后惊艳众人。
我大学有一个同学H,他看起来好像与班级里的同学格格不入。每天中午都会泡在图书馆,会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各种活动,会第一个到达班级,坐在前排听课。
就是这个在同学眼中有点像书呆子,不合群的男生多次获得奖学金,还拿到了保研的资格。
我也曾偷偷的观察过他,他并不像普通同学一样,他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楚的规划,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会为之努力,不会再多余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他与我们不同,刚步入大学的我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新鲜感,上课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的心,会堕落在寝室的温柔乡中,考试只是报着不挂科的简单愿望。
而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放过一点机会,大一就开始努力。看似不合群,实际是在为自己奋斗。
说到底,他和我们不是同一路人,他是一个有了目标就会不懈努力,非常自律的一个人,而我们大多数没有这样的毅力。
所以,当你发现自己与周围的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三观时,你们可能就不是一路人。没有必要为了合群而刻意迎合,你就是你,既然圈子不同,那就不要强融。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不比合群更重要吗?
一味地合群只会让自己感到烦闷、压抑。
无效社交最浪费时间
其实上了大学之后,我们很容易会陷入无效社交,这会让我们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
我曾在抖音上看过一段视频,大致意思就是一个公司新来了两为实习生,她们都想要通过实习期,快速转正。其中的一位实习生每天下班都和单位的同时去饭局、去KTV,和同事们打成一片。而另一个实习生每天下班回家就开始学习,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怎么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结果显然易见,那个不去无聊饭局,而是沉淀自己的实习生成功转正。
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都觉得参加饭局是交朋友的好机会,可是这样交来的朋友只是“酒肉朋友”。当你真正需要他们帮助的时候,就会发现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无效社交并不会让我们拥有什么,相反,它只会让我们浪费时间、浪费感情。
其实你努力合群的样子真的很丑,不是所有的社交都会达到自己预计的效果。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为了合群而去不断地进行无效社交,你以为是拓展自己的人脉圈,实际就是在自欺欺人罢了,你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提升自己的能力 自会有人欣赏
不属于自己的圈子不进,不是高质量的社交不去。与其努力合群,还不如踏踏实实提高能力来得实惠。
我们都希望自己优秀,可当自己的能力碰不上自己的野心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沉淀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前段时间蓝盈盈努力被群嘲,其实谁都想赢,谁都想变得优秀,你在说其他人的时候实际更应该反思自己。
只有我们的能力足够优秀,我们才会认识更多优秀的人,才会有机会接触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圈子,才会真正的取得成功。
其实我们所需要的圈子不必太大,干净就好。
努力让自己发光,对的人自然会迎光而来。
大可不必合群委屈自己。
PS:本文为若初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