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我遇到一位上课只讲35分钟左右的语文老师。可他的课,大家都专心听,且效果很好。
那是1973年,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第五高级中学。
进入高中后,被分到髙一二班,班主任姓胡,名叫胡文轩。胡老师不但是班主任,而且还教我们的语文。
胡老师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和宽宽的脑门,稀疏的头发,经常往后梳着,给人一种干练的感觉。可能是因家中成份比较高才分到乡下中学来教书的吧。
胡老师看起来很严厉,但笑起来两眼弯弯的,很慈祥的样子。平常,没见他发过脾气,但班级却带的很平稳,大家学习劲头很足,没有出现过调皮捣乱现象,学校领导也很满意。
我对胡老师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课讲得好。他是“文革”前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
可能是因家中成份比较高才分到乡下中学来教书的吧。
他讲课的特点是不慌不忙,能抓住重点,而且通俗易懂,让学生能够接受。我们都感到学语文有趣,容易。所以,大家学语文的热情很高。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77771/4d4b1357df6944ea.jpeg)
胡老师讲课从不超时,每堂课只讲35分钟左右,下余时间让学生讨论和消化,不懂的可以提问。
在课堂上,大家在不知不觉地参与中,愉快地上完了胡老师的语文课。不长时间,我们的语文水平,作文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这方面有两个本人亲身经历的小事值得说一下,是不是可以证明,大家评论。有一件事是,在胡老师的教育和指导下,我的作文水平提高的也不慢。
到了第二学期,我写作文基本不用打草稿。有一天,是作文课,题目是什么我忘了,但我记得清楚的是,两堂作文课时间没结束,我的作文就写好交上去了,胡老师看完后,当堂就给大家读了一遍。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77771/cda4e604bc670278.jpg)
之后,还对我进行了表扬。我当时心里乐滋滋的,暗下决心,好好学习,写出更多让胡老师当堂读的作文。
这件小事更激起了我学语文的兴趣。我除了学好课文外,还通过与同学传阅,读了不少课外读物。
如《青春之歌》、《水浒传》、《暴风骤雨》、《髙玉宝》、《沸腾的群山》等等。这些书都使我饥渴的大脑得到了水分和养料的补充。
可能我的语文成绩好一点,班里推荐我参加学校通讯组,让我当通讯员,为学校黑板报写稿。
学校通讯组组长是我们上一届的学长,很有才气,他为黑板报写了不少稿子。对我很有影响。
我在通讯组写了多少篇稿子也记不得了。但毕竟对我来说是一种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后来我想,胡老师看似不经意的举动,给我后来一直跟文字打交道埋下了伏笔。
胡老师对我比较认可。有一次,有位同学因家中事请假,耽误了一节语文课。而这节语文课是一篇文言文,同学回来后,胡老师指名让我给那位同学补课。
我不好意思地接受了胡老师的安排,就在教室中给那位同学补起了课。通过这次补课,也使我对那篇课文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77771/2f7aad525325b207.jpg)
还有一件事,体现了胡老师对我的关怀。那是我高中毕业我的关怀。那是我高中毕业后,回村当了民办教师。校长安排我教一年级,需要教拼音。
知道要教学生拼音,我有点蒙圈。原因是我小学没上过一年级,而是上的耕读班,没学过拼音。
我就去找胡老师请教,他给了我一本关于拼音的小册子,并对我说:“先学后教有的是,别紧张。相信你能教好的。”
在胡老师的鼓励和教导下,我果然算学算教,顺利地过了关,得到了学生和领导的认可。第二学期,便当了三年级语文教师。
从胡老师对我的影响中,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在转折点受到的影响,不一定非得是惊天动地的事,
有时候,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会时你一辈子受到影响。
胡老师都我的影响我这一辈子看样是忘不了的!但有一件事使我很遗憾:自从那次从胡老师那里得到最后一次教育后,整天忙忙碌碌,几次想着去看看他,也没成行,想着总会有机会的。
前几天与几位高中同学一块吃饭时说起胡老师,大家都很佩服。我说:“有空去看看胡老师”,有位同学说:“胡老师在他老家已去世了。”
我心中默然。停了一会说道:“看来有些事等不得啊!”同学们都相对无言地感叹了一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