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春回大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55035/86049c96f9437a26.jpg)
“耿老师,你一天能写出六首诗,属于高产呀!敢问是什么灵感?促使你这么有激情有创作欲望的。”诗刊总编电话回访,很欣赏很好奇,又含着疑惑的口吻探问。
“呵呵,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内心的东西囤积久了,就会往外硑发,不一气呵成而不后快似的!”一身朴素的耿老师,一边摊摊手,一边对着手机频憨笑着。
第一次见面,耿老师给我的感觉是:朴实、诚恳、话少、爱笑。他告诉我,在文学创作的路上,诗歌最浓缩最具代表性,也最能直接表达创作者的心境和情感。所以从05年起,耿老师潜心研究并主攻现代诗的创作,形成了自己有底蕴又浑厚又意境邃远的风格。
耿老师出生于70年代,是农民的儿子,吃过苦受过罪,人生经历丰盈。虽然他结实的身体不高,皮肤健康黑,却透满成熟和稳重;特别是那张饱满的脸上,一双犀利的双眼闪烁着衷爱文学的光茫。他长居上海青浦,看不出一点城里人“前位又时尚”的样子,清爽俭朴得象刚从农村出来。
从95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在全国各大报刑电台发表各类作品三百余篇,先后曾数十次荣获全国性的各种文学大奖。
获奖后的他,不张扬,不炫耀,仍旧默默的该上班上班,该学习学习,该写作写作,看到的全是认真辛勤劳作的身影。正因为他“腹有诗书自气华”的低调,创作出来的作品极富有内涵和震撼力,被各大诗刊诗网平台争相刊登发表,倍受编辑推崇的同时,也倍受读者的高度关注。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55035/faf1da06629546b9.jpeg)
大专文化的耿老师,书读一箩筐,文学素养和功底都夯实深厚,又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执着,著有诗集《永远不再忧伤》,很多诗作《风》等作品入编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和诗刊。虽说他自己的影响力、地位和呼声很高,但他还经常鼓励文学创作的新手,喜欢文学跟学历无关,跟个人的爱好兴趣相连;敢于动笔,勇于写作,善于创作,产出的好作品,这就跟个人走过的心里历程密切有关了。
耿老师在一次次线下活分享作品会上,还设身处地地分析,热情讲解:一个人有多少经历和阅历,就会蕴藏沉淀多少素材。后期情感博发,并能绽放出许多惊喜,高产出有共鸣的作品来。当然,这也跟自己后天的努力学习,积极思考,主动上劲,勤奋耕耘分不开的。
他还坦诚相见地说,年轻人接触的新鲜事物多,要多学多看多消化,要敢于挑战和体验自己所经历的每一个过程,来磨练和丰富自己的阅历,去发酵酝酿出好作品。这种通过学习消化提炼的完美过程,就是凤凰涅槃重生的过程,也是打磨出惊人之作的过程。
与会的好多年轻人,听得如痴如醉,有“胜读十年书,少走几条弯路”之感。纷纷掏出手机加他的微信,想进一步微聊请教。
说耿老师诗作高产,一点不夸张。每天工作之余,休息日内,总见他手里不是捧着书报,就是握着一支笔苦思冥想,在纸上唦唦地写作。每一首诗,就这样出奇的在他的工作室里,宿舍的床上,巡逻的路上诞生,并接地气的置放着想象空间,高雅的绽放着引人入胜的意境。
以诗为证:《风》 静静地站立 、站立 , 直到所有的树都埋进我的忧伤;无数次冷风中,我只能用这满地的雪,祭奠,一场花事;或许是那位立于,花海的人,一直都这样,奔跑在我的手心……《燃烧的雪》 月光早没落,星儿不知去向。此刻,我多么需要,有一堆火,一堆能够温暖的烈火。一定会把今夜所有的忧伤与不快,化为灰烬……
耿老师不光诗写得好而多,自己还创办了“诗电影”,使诗变成会说话的微影,让诗歌在影像置景里升华,又一次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新体验和新享受!我也真诚的希望耿老师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震撼!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55035/544d5e3320d594ef.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