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据传庄子隐居南华山,唐玄宗天宝初年,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亦因之被奉为《南华真经》。
下面来看看其中的“山木篇”:
1.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大公任往吊之,曰:子几死乎 ?曰:然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孔子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七天七夜不能生火煮饭,表示没饭吃。
大公任往吊之:“太公任”前往慰问。
子几死乎:先生快要饿死了吧?
曰,然:孔子回答,是的。
2.子恶死乎?曰:然
子恶死乎:“太公任”又问:你讨厌死吗?
曰:然:孔子回答,是的。
3.任曰:予(yǔ)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dài)
予尝言不死之道:太公任说:我来尝试谈谈不死的方法;表示“太公任”接下来要分享生死之道了。
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东海里生活着一种鸟,它的名字叫“意怠”。
4.其为鸟也,翂翂(fēn)翐翐(zhì),而似无能;引援而飞,迫胁而栖(qī); 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是故其行列不斥 ,而外人卒(zú)不得害,是以免于患
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意怠”这种鸟,飞得又低又慢,好像不会飞;看似很无能。
引援而飞,迫胁而栖:它们总是要有别的鸟来引领,才会起飞;总是要和其他鸟挨在一起栖息;生活中有没有这种人?很多,看上去傻乎乎的,凡事都靠着别人,不知不觉占了很大便宜。
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前进时,不敢飞在最前面;后退时,也不敢落在最后面。
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吃东西时,不敢先动嘴,一定吃剩下的;也就是“不争”,“不争”至少不会讨人嫌。
是故其行列不斥 ,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所以,它们在鸟群中从不受到排挤,人们也不会刻意去伤害它们,因此能够免除祸患。
5.直木先伐,甘井先竭(jié);子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汙(wū),昭(zhāo)昭乎如揭日月而行 ,故不免也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直的树木,总是先被砍伐;甘甜的井水,总是先枯竭,大家都爱喝么。
子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你总是显得自己很能干,很聪明;这样就显得其他人很愚蠢。
修身以明汙:你注重修养,处处标榜道德,宣扬仁义礼节;就显得别人很卑劣。
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 ,故不免也:毫不掩饰地炫耀自己,像太阳和月亮那样伟大,光芒万丈,高高在上,所以不能免除灾祸。
“山木篇”以山木为比喻,主要讨论处世之道,写了许多处世不易和世事多患的寓言故事,希望从中找到一条最佳途径,解决人生困惑。
庄子把“道和人”紧密结合在一起,使“道”成为人生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他所关注的“道”是以人为核心,从人的生命,人的精神,人的心灵去阐释“道”。
《庄子》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在哲学领域有较高研究价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常常翻阅,使得心灵安静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