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素来是最喜欢黛玉的,但是我从来不否认黛玉有许多缺点。
在我心中,黛玉是诗化的。人也是、生活也是。但是我从不否认,黛玉还有许多不诗化的行为和生活。
林黛玉因为诗化是林黛玉的属性,但黛玉是活在那样一个时代,现实生活又哪能处处诗化呢?
她的这些缺点小性不但妨碍不了我的喜爱,而且还让黛玉这个小说中的角色,得以升华为人。
当然,让黛玉从角色升华成人的,不只是缺点,还有很多东西。
黛玉读书举一个经典的例子:
黛玉初进贾府,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黛玉一个寄养在别人家的姑娘,又是刚刚进门,你说她听了贾母的话,心里会做何感想?
且继续看下去,宝玉进来了,和黛玉打了照面,发生了“这个妹妹眼熟”的经典情节。
撇嘴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谅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
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你说黛玉是不是在讨贾母欢心?这个前后不一致是不是有点世俗?至少一点都不诗意吧。
但是很正常啊,我不但没有丝毫的厌恶,反而对黛玉的境遇是一百个怜悯心。
如果黛玉在这种情境下不知道妥协,反而显得呆了。要是还坚持那番诗意,那就是劣笔了。
堪怜咏絮才鲁迅先生在这方面就有很精辟的解读:
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缠绵,倒是还在其次的事。
你看看,咱们现在是不是只把眼光盯在这“其次”的事上,而忽略了更大的主题呢?
一个只有一面的角色,永远都是角色。
玉带林中挂本来林黛玉多好,非给人家贴上一张诗化的标签。如果照着这张标签去读《红楼梦》,至少要删去七成的情节,硬生生是大变活人,强行让林黛玉从人变回角色、从人变回仙草,那这故事还怎么去看、怎么去爱?
现在有些专家,一解读起《红楼梦》就扣上什么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礼教社会的大帽子。
本来书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硬是被贴上什么封建家长、资本萌芽、反封建的标签。
哦,原来《红楼梦》就是讲封建人文主义精神的。好,这一句话就把全书读完了。
完,这下《红楼梦》彻底没法读了。也怪不得现在许多人不喜欢《红楼梦》,就是被这种专家误导了。
当然,以上只是鄙人的一己愚见,希望大家在读《红楼梦》的时候,好歹不要贴标签,尊重角色,至少我看到这些姑娘们悲惨的命运,都是非常痛惜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