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圆俗人
孝,很直白,尽心奉养父母;顺,则是顺从,服从。孝顺一词,即是尽心尽力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心意和意愿。
长大后,才发现孝顺这词的真正意义,它不是简单的赡养,也不是简单的侍奉,更不是给予足够的金钱和丰富的生活物品。它不仅仅需要顺从,还必须有容忍度,有足够的耐心去包容他的无所适从。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41515/e83b047dbf590d09.jpg)
人到老年时会变成儿时的习性,捉摸不透,时而欢喜时而忧愁,时而悲痛时而兴奋,时而糊涂时而清醒,时而庄重时而轻浮,让你措手无策,哭笑不得。
人到老年时,身体的生理机能正好是转换完成阴阳的变化,即女性从阴性转化为阳性,男性从阳性转化为阴性,性格上的反差,以及五脏六腑正常循环能力下降,甚至器官衰竭出现的不适症状,还有的是前半生对家庭付出的怨言等等,在这时候全部会爆发出来,内心深处的子孙满堂了,再也不用带着面具生活了,终于想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了,而身体却力不从心了,故会有一种愤青,愤世嫉俗的积怨在做宠,在怂恿着!
老人也有他的小情绪,或恶作剧,但孩子们和老人之间这二十多年的代沟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如何能让老人安度晚年,在他们有限余生度过一个愉悦的晚年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41515/25734ca74358c8cb.jpg)
1.老人需要陪伴的心理
大部分老人,都喜欢孩子们能经常过来看望他们,嘘寒问暖,聊会天。然深知孩子们忙于工作,又从不溢于言表。
这就需要孩子们的察言观色了,没时间回家也可打打电话,让父母的心理有一份被关怀呵护的尊重感,骄傲感和存在感!
2.老人的聊天内容
多数老人都是对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前半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或是今天的幸福安康都是他们过去承受的艰难岁月所换取,或多多少少有内在的联系,这表示着他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恐惧和担忧,一方面极力展现他们的过去价值是多么重要和不可磨灭;另一方面今天不作为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缘由。孩子们不能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41515/88a3feabc191686c.jpg)
这时需要孩子们顺着老人的意念,并加强语气给予坚定的认可,以及物质和经济的落实到位,用实际行动消除父母的后顾之忧,打消赡养保障的杞人忧天的想法,并征求下次出去旅游的地点和日程,让老人的心理上得到百分百的安稳踏实。
3.调整老人的自律生活
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下降,会增添老人的烦恼,因为老人心里承受的年龄和实际年龄往往相差十多岁甚至更远。和同龄人接触,可以相互倾诉相互鼓励,一起跳广场舞,唱歌唱戏,下象棋打麻将等等娱乐活动,消磨他们的空闲时间,让生活闲中有忙,打消他们的负能量思想,或孤独寂寞的思想和无事生非的空间。
这时候需要孩子们鼓励父母和同龄人多接触,谈心,相互信任相互关爱,精神上的快乐能让身体更加健康长寿!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41515/699bc7fabda9ee6a.jpg)
4.体弱多病的老人更加需要陪伴和呵护
因体质不同,生活习惯等等多种因素,同龄人的身体状况也是千差万别,对于体弱多病的老人来说,除以上的几条要做的,更需要加倍的陪伴与呵护,此时,老人的心理素质很脆弱,时间的充裕,病痛的折磨,容易心生疑虑,产生负面情绪,需要多多陪伴与宽心。
这时需要孩子们给予加倍的体贴入微,和精心照顾,多观察老人神色变化和举止,琢磨老人的心思;若用的是保姆,要及时与老人沟通对保姆的意见看法,做到心里的畅通无阻。还要协助老人晒晒太阳,推着去公园转悠转悠,让老人的心理和精神都有一种踏实和寄托,有一种习惯性依附,时刻被关爱着,没有被遗忘,也可在同龄人面前炫耀一下,心理上有一安稳和自豪。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41515/0c1ed34f1a2b9165.jpg)
孩子小的时侯由父母帮着带,父母即是保姆,又是家庭总管,家务活做的亭亭当当,孩子喂养的白白胖胖,吃着做好的饭菜,存着自己的工资,享受着一切的带薪的免费服务,如此这般,不谙世事的曾经,偶尔还会有些小情绪。
时光转瞬即逝,父母在操劳中会迈入古稀之年,尽最大力量,不遗余力地给他们营造一个宁静美好,和睦安详的幸福晚年生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