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晨读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段话:“一般来说,你对事物的感受,对意义的看法,完全取决于你的意焦所在。聚焦并非真正的事实,它只是一种观点,只是一种对事物本身的认识而已,这就像是一架相机,相机所拍摄的照片通常只选了我们所关注的某一景象,因为相机很容易扭曲事实,而且断章取义。”
这段话像一道光照进了我的内心,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人生要想获得快乐,就需要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令你愉快的,感觉非常好的事情上,或者聚焦于未来的美好生活,提前去感受。
我们常说:快乐也是一天,苦恼也是一天。怎么度过这一天完全在于你的选择。
如果能在生活的每一天早起时,告诉自己,聚焦于快乐的事,摒弃那些烦恼,你就获得一天的快乐。
在生活当中我们却常常背道而驰。还记得刚学自行车的时候吗?那时你是更在乎脚下的路,还是更在乎那些障碍呢?
我猜你会跟我一样会更在乎障碍。我们很担心会掉进沟里,撞上老太太,撞到墙上,于是我们就小心翼翼的盯着那些障碍物。可是事实结果会怎么样呢?
记得有一次,我的好朋友跟我分享他第1次骑自行车上道的情景。
他说他在路上骑自行车,发现前面有一个老太太挎着筐走在前面。
他有一些紧张,就一边按铃一边想避开老太太。
可是他的眼睛紧紧的盯着老太太,双手握着车把就冲着老太太冲去。
老太太向旁边走,他也向旁边拐,老太太向中间走,他也向中间拐。
最后老太太没办法,一下子跳到沟的另一边,那时路两旁有阳沟。
我的朋友这才连忙刹住闸,从自行车上下来
老太太说:“小姑娘,我给你让道你也不走,你非得撞上我呀?”
你看当我们的注意力焦点在于障碍的时候,我们就把这种障碍当作目标,看不见路,找不到其他的方法。
越怕什么越来什么,说的就是意焦。
在生活中那些善于寻找快乐,生活的非常幸福的人,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台湾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残疾人画家她叫黄美廉。他出生时由于脑部损伤成为了脑瘫儿童。她的脸部扭曲,流着口水,不会说话,七八岁的时候他还不能走路,抬不起头来。他的妈妈甚至想把他掐死,然后再自杀。
可是黄美廉没有放弃自己。他一路念到博士,成为一名画家。并且经常进行演讲,因为不会说话,他都用笔在白板上去写。
在一次演讲中一位学生对他提出了问题:“黄博士,你从小长成这个样子,你有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
人们都非常担心这样直接的提问会伤害到黄美廉的内心。
但是黄美廉微微一笑,在白板上写下:
我的腿很长很美,
我很会画画,
我很会演讲,
我的爸爸妈妈很爱我,
上帝对我很公平。
……
他一连在白板板上写下了几十条理由。
最后黄美廉博士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只看我拥有的的”。
没有人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在那些困难上,我们就会觉得沮丧,想不出办法来摆脱烦恼。
如果我们能像黄美廉博士一样,看到我们身上拥有的美好,我们就拥有了幸福生活的能力。
你关注什么就得到什么。你想要获得什么,就要把你的注意力先投注于什么。每个人都有能力让自己过想要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