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临洞庭赠张丞相》
![](https://img.haomeiwen.com/i5955463/369dcd3eb993d91e.png)
我的父亲一辈子执拗硬气,遇到困哪的时候,第一时间想着自己怎么去解决。
高中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一向要强的父亲在学校的成绩很好,同龄的孩子很早就受不了读书之苦,都回家放牛去了,只有父亲坚持了下来,因为家里太穷,在班主任老师(化学老师)的再三挽留下,本该去参加高考的父亲中途放弃了学业,早早退学在家放牛挣工分补贴家用。奶奶跟我说:父亲经常一个人在野外放牛,晚上蚊子很多,身上被咬的到处是红疙瘩,可是父亲从没有喊过累,因为他知道家里的情况,只有靠自己才能活下去。
我上学的时候,他就鼓励我好好学习,为了家庭的开支,带着母亲相继去了海南、北京打工,在外面辛苦了大半辈子,吃了很多苦,靠着自己的韧劲闯下一片天地,支撑这个家,也一直坚持将这种观念传输给我。有一回放暑假去北京看父亲,那时父母挤在一个不到10平米的小屋内,家里没有网络,但是隔壁的村委会里面有,只需要拉一根网线就可以了,这需要村长的同意,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得知村长需要一个大学生帮忙参加一个结业考试,父亲鼓励我:“兵儿(我的小名),去帮村长参加一个考试,我们家就有网络了。”我看着父亲坚定的眼神,点头答应了。我知道在父亲的字典里,自强永远放在第一位置,我知道这种性格对父亲来说会很艰难,这是他坚持的原则,我要尊重他。
父亲六十多了,性格变得“柔软”起来,最近为了给奶奶修墓碑的事情,找我商量了很久,讲了很多这件事情的好处,开始动工建设了,不时的会给我汇报进展,迂回婉转了好久,我说:“爸,咱还差多少钱能修完。”电话那头安静了一会,缓过神来,“呃......还差5000块钱,你要是......”父亲犹豫道,我给他转了钱。过年回家,他高兴得领我去看修好的墓碑,规划着要在周围栽种很多柏树,想着未来他自己的后人可以到这里来认祖归宗,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我看着父亲两鬓开始有了白发,心里一酸:父亲是真“老”了。
看着这首诗,我第一时间想起自己敬爱的父亲,忍不住写下这些内容,今天分享一首孟浩然《临洞庭赠张丞相》,来看一看古人如何婉转表达自己的请求。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秋水盛涨几乎与岸平齐,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大泽水汽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想要渡水却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看着那些垂钓的人钓得鱼儿上钩,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诗人想要出仕为官,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这在当时叫做“干谒”,但是诗人碍于面子,想做官不肯直说,这种苦闷的心情是不难领会的。诗的前四句把洞庭湖的美景写的有声有色,生机勃勃,这样写景,衬托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景与情完美融合,触景生情,情在景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