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1 弱点和失败
本书偏向于讨论偏差和误差,因为往往失败比成功更能启发人。
失败常常能告诉我们决策的过程是怎样的。
002 知觉
“认知”影响:过去的信念、预期(仔细看看封面,发现有什么地方不对吗)。
“动机”影响:希望、欲望、情感。
003 敌意媒体效应
不同立场的人观看同一个新闻,都会认为报道偏向另一个立场。
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004 决策前问问自己
我看待问题时是否受到某种动机影响?是否和其他立场的人交流过意见?
005 认知不协调
大脑会竭力避免/减少这种不协调性。
例:选民更倾向于他们选的候选人可能胜出。
006 记忆
记忆是在回忆的那个当下被从重建的,而不是一开始就储存在大脑中。
记忆有时候也不靠谱,稍加引导就会大不一样。
007 “我早就知道一切”效应/事后聪明式偏差
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
做法:思考已发生的事件是否在不同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结果。
008 记忆偏差
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当下准确做记录并保存好这些记录。
009 第一印象与近因效应
若辩论中无间断,且结束后需过一会儿人们才做出判断,先发言占优势(第一印象)。
若发言间有时间间隔,且立即做出反应,选后发言(近因效应)。
010 晕轮效应
我们不会把一个人的品质单独的评价,而是结合在一起。
例:一个热心的人,我们倾向于认为他也是善良的、大方的、好客的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