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為道,以经,书,以个性写作為道,这条道的尽头,就叫:心。
尽心,就:达道了。道理是这样的。得道有早晚,三十岁,四十岁,五十五岁,八十岁……可能,不一而足。但,文道的归处,是一样地。
那就是:心。尽心,可矣了。孔子说的更好,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出自《論语·里仁》)早上得道,人世間,就没什么事儿了一样的。早上得道,晚上,就可以去死。这就叫:“朝闻道,夕死可矣”。朝闻夕死。
道理是一样的。我们知道,人一“死”,万事休矣。等于,就没你什麽事儿了,人間。你就可矣,告别(人間)了。可见,孔子罢‘得道’,看成是人生当中,最最紧要、重中之重地事情,且没有之一。
人生一世,只為道。可以这麽说。人生一世,只为道,为了道而生,為了道而活,甚至在某些時候,可以(以身)殉道。这都是可能的。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出自《论语·卫灵公》)無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说明,起码在《論语》当中,孔子是赞同‘為道而生’的。
道理是这样的。前提是“志士仁人”。除了志士,仁人以外的人,可能大部分还是不理解,以及难以求道地。这部分人有很多……‘仁’是什麽,本身是一个形而上的問题。孔子在《論语》这一本书中,都没有正面地承认过,谁“有”仁。
孔子对于这个問题,回答最多、最常见地,是叫:“仁,则吾不知矣”,与“不知其仁也”。道理是这样的。既:我不知道他有没有仁。孔子说:我不知道。
即便,这被询问的对象,是自己的弟子们,我们知道,孔子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因材施教者。故,起码在《論语》当中,孔子表现出的,对于弟子们的理解,以及对弟子们性格方面儿的解读,都说明了孔子是一个长于观察,长于了解弟子的人。所以即便同一个問题,不同的人問孔子,孔子对他们的答复,也都尽不相同。这说明,孔子起码是有刻意的去了解过他们的。但即便如此,在問到某位弟子‘仁否’時,孔子無一例外的说:我不知道。这足见,‘仁’,果真不是外在的。
仁,是形而上的。道理是这样的。仁不是知识、技能,如果仁是知识、技能的话,那聪慧如孔子的人,会“教”不会他的弟子们吗。
故,‘仁’不是技能、知识。技能,知识,一言以蔽之,乃是:時間的问题。拿儒家的:禮,来说,一套动作,一套辞令,就算一个人再笨、再傻,学个三、五年之后,他还学不会吗。
所以说,仁与技能、和知识,没有直接的关系。有技能,懂知识的人,未必有:仁。这点,放诸四海,皆准。二战以前地德国、和日本的经济、教育水平,都排在世界前列,尤其是此两国的军、工水平……位居当时世界的前茅。
但是,就是这样的两个不缺技术、技能,又有知识、且普遍受教育水平颇高地国家,却在二战时期做出了最不像人的事儿。
何解。所以‘仁’,真的和外在的,做好一份工作,学一项技能,背一万个单词……等等这些行为,和行为方式,没有直接的关系、关联。
道理是这样的。那‘仁’是甚麽呢,仁,首先是万物皆备的。这是我个人的觀点。万物,皆有:仁。可是,如果没有一种:方法和办法的话,你难以达到,或者说:你根本就达不到。这就成了一个悖论。万物都有,可路难寻。而一旦找到了:路,那就:顺理成章。可是找到了路,也有达不到的。有半途而废的,有知难而退的。
这就是:命。命,像一个:“迷宫”。当你遇到阻拦地时候,右边有出口,一般情况下,你是否只能往右走。道理是一样的。迷宫是这麽规划的,你只能顺着他的规划,往前走。这就是人生的真義。所以我们問:“为什麽,有的人这样,有的人那样……”。答曰:“無它,(他们地)路是那样。”道理是这样的。
1.
路是这样,你不“往右拐”,行吗。你不“往左拐”,行吗。
所以,能找到‘仁’的,是因為,他的‘路’是这样。没有的,没找的,以及找不到的,也是因為,你的‘路’,是那样。命是天定的,‘路’是自己走的。
2.
你随时可以放弃,也可继续走下去……对于,“志士、仁人”来说,得道的人生,就继续传道;未得道的人生,可以(继续)找道,也可放弃……
总之,就是玩儿吧。
----作者:李宗奇 庚子年 四月廿二 于自家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