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
上高中的孩子成绩不理想,学校最近来了几个艺术学校、职业学校招生团队,鼓动孩子读播音主持、影评、摄影、空乘之类的。老师也引导孩子考虑,家长感觉不靠谱,希望孩子参加正规高考,选个正八经的学校,对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94065/040c3ad25dbde6db.jpg)
建议:首先,请家长尽量放平心态看待孩子选专业的事情,不要牢牢咬住自己的期望值不放。浩瀚宇宙众星闪烁,有一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星。但也要认真考察招生学校,保证孩子不被“野鸡学校”欺骗。至于是否公立,其实不那么重要了。山东有所私立职业学院每年录取分数很高,教学质量很好,毕业生全部安置就业(为防止广告嫌疑,不说哪所学校了)。
家长应突破“精英教育”思维 。文革前后直至上世纪末,一次中高考可以改变考生命运,但2014年以来北京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90%以上,如果再把孩子改变命运、实现人生价值的砝码压在高考上,希望孩子高考进入某所学校“出息”,就太out了。现在用人单位并不只注重本科毕业文凭,岗位需要的是工作能力和水平,持证上岗考查的是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即使你海龟、名校毕业也要有专业资格证书,孩子不管进什么大学,只要掌握专业知识,取得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了能力,就会有用武之地,也能实现人生价值。
其实 对不少成绩平平的高中生,就读高职高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业后不论是希望谋得一份好职业还是愿意继续深造,都有很大的回旋余地。现在国家很重视专业技术教育和人才培养,大国工匠凤毛麟角,《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彻底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我国的职业教育正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有机衔接,畅通人才多元化成长渠道。高等教育通过非高考形式录取,本科学校要逐步扩大面向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比例,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可以就业,也可以继续升学。许多有志青年不但可以减轻让人头疼的学习压力,而且可以按照自己的志趣学习一技之长,通过继续教育,在技术领域里展示自己的才华。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94065/05457f72452aea86.jpg)
如果孩子参加普通高考困难比较大,完全可以选择职业教育,进入高职学校。
1、选择了高职就是选择了就业。近几年高职高专院校就业率的连年攀升。高职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大都掌握了一技之长,出校门时不但有毕业证,还有技术等级证,符合市场需求。高职高专在就业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2、高职生可以继续深造。孩子进入高职后,随着年龄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成熟,如果产生了全面学习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紧迫感,高职可以升本科。近几年各省市陆续推出了“高职升本科”的考试。北京市各高职高专院校可以推荐本校高校高职应届毕业生的15%参加“高职升本科”考试,其中10%可以升入大学本科。被录取的高职生继续学习两年,与本科生同等待遇,毕业时合格者将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
3、高职毕业生也可以出国留学,参加学校与海外高校合作办学的项目,通过选择“3+1”、“2+2”、“3+1+1”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教育,可获得国外政府承认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他们还可以报考研究生。从2006年开始,硕士研究生考试报考学历门槛有所降低。教育部《2012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规定“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在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者可以报考研究生,”这就为更多的高职生继续深造打开了大门。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94065/8a19c29628d8af4d.jpg)
由此可知,家长和学校应该切实结合学生本人实际情况,为孩子选择提供建议。即不可保守抱守所谓的经验,也不可为走捷径、图虚名或拿回扣误导孩子,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