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东野圭吾的一本中期作品,它创造于2003年,入围“直木奖”,在犯罪、爱情、成长、社会现象等方面有独特的见解,是一本非常让人心灵震撼的小说。
读东野圭吾《信》有感我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是在高一的寒假,我清楚地记得,这应该是我看的东野圭吾的第二本作品,第一本是经典《放学后》。但这本《信》说实话真的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东野圭吾的小说,但大家可能对它并不熟悉,它不是一本像《嫌疑人X的献身》般的推理大作,也不像《白夜行》那般人性的扭曲,它真的只是描写了一个我们常人难以触碰的社会现象,所以才给人以极大震撼。
大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哥哥刚志和弟弟直贵相依为命,为了供弟弟上大学的学费,刚志起了歹心,慌乱之中杀死了老婆婆,被判入狱,而此书以刚志的弟弟直贵展开描述,详细的书写了直贵在未来的人生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那些我们忽略了的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关于犯罪。
在这之前,我一直单纯地斩钉截铁地认为杀人犯都是无可饶恕的,并未深思他们的杀人动机以及其自身的品格特征,但现在,想到他们的一些经历,虽然同样认为他们不可宽恕,但心里有了从前没有的一丝苦涩,这便是现实的折磨啊。毫无疑问,刚志和我们每个普通人都一样,有着健全的思维健康的思想,热爱着弟弟,可就迫于压力生活压力,出此下策,造成了无法挽救的后果,进入牢狱,留弟弟一人在外艰难地生活。
读东野圭吾《信》有感而弟弟则在他的人生历程中从对他哥哥的爱变为了憎恨,他恨他为何有个杀人犯的哥哥,他本可以凭借自己努力就可成功的人生被刚志所改写,他与周围的人硬生生地隔了一道墙,无形的墙,人们赤裸裸的态度使他喘不过气来,疏远的距离,探索的目光,指指点点的手势。而他的生活更充满了无数的碰壁,学校里的小心翼翼,作为优等生却不得不辍学,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婚姻与爱情的不如意......直贵恨啊,他恨社会的歧视,恨他为何有一个杀人犯的哥哥,即使哥哥是为了返回去拿桌上弟弟最爱吃的板栗而惊动老太太,即使哥哥是为了弟弟而去行窃,渐渐地直贵不再回复哥哥的信,不想要获得与哥哥有关的一切消息,就此断绝关系。
读东野圭吾《信》有感而作为哥哥,刚志这名杀人犯却完全不能理解,他在牢狱的那十几年,不停的忏悔,定期给受害者家属写信道歉,让直贵代替他去扫墓,每天都活在收到弟弟来信的期待中。这对杀人犯来讲,是一种忏悔,一种救赎,但是,刚志他并没有一种自觉,因为对于受害者家属而言,他们不想要频繁地收到刚志的道歉信,因为那会勾起他们悲伤的回忆,不停的想到过去所受到的伤害。而直贵,他自己的人生可以说是被完全破坏,这种破坏甚至渗透到了他孩子的身上,他自己可以无所谓,但是他不想要孩子也收到伤害,孩子是无辜的,因此,他拒绝与他的哥哥有任何联系。
读东野圭吾《信》有感《信》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让我感触最深,以至于痛哭流涕,真正的深入心脏的言语,让人倍感苦涩,小说中平野社长以仿佛在谈论天气一般的寻常口吻对直贵说:“歧视是理所当然的……我们需要对你区别对待,这也是为了让所有的犯罪者知道,自己要是犯了罪亲属也会痛苦。”更是因为是如此平淡的说出此话,更加深刻的反映了一个社会现实,一个我之前从未关注过的社会角落,使我震撼。
读东野圭吾《信》有感可以说这本书对于我的世界观有了一定的影响吧,感觉更多的理解了一些社会现实,给我的冲击力挺强的,也更加的喜欢上了东野圭吾的作品,并且在近几年也读了许多日本文学作品,压抑的文风更能深刻的反映人性与社会性质之间的关系,无奈苦涩,却必须活下去,正如罗素所说,怀着对人世间苦难深入肺腑的怜悯。知道痛苦,了解痛苦,接受痛苦,并且在痛苦中勇敢的活下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