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芳华》这部影片是根据严歌苓的小说改编而成,从象征着青春美丽的军队文工团舞蹈演员们展开,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在选择中爱恋,在爱恋中成长的故事。
初看影片,被其背景深深吸引,喜欢并向往他们那些以舞为伴的日子。但影片里人物的设定却带来不少出其不意。像萧穗子讲述的那样,我也以为何小萍到了文工团生活会有改观,会有朋友,会过得很快乐,毕竟是在一个大舞台上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这里跟那个她一直想要逃离的家庭一样,压的她喘不过气来。而在这里,她有她的坚持,有她的爱恨情仇。
于刘峰而言善良是本能,也是选择。热心奉献,不求回报。每次出门都帮战友捎带家里的东西;帮战友去修表,因表太名贵没人敢修就自己学着修了还给他;战友结婚,因家具太贵就自己做了送他;吃饺子时也只是挑些煮坏了的饺子皮吃;而当人人都想要的上大学的机会摆在他面前时,也只是轻描淡写的就让给他人,理由是他更需要。在那个时代,他被冠上“活雷锋”的称号,只要有需要大家都会想到他。
![](https://img.haomeiwen.com/i6624969/adb975edba478903.jpg)
善良固然可贵,而过分善良就会变味。并不是善良本身不好,而是这世上缺少欣赏善良的人。文工团的大多数都是不能欣赏的这一类,尤林丁丁刻画的最深刻。一心想嫁个门当户对的她在遇到刘峰的告白后,只因他是活雷锋,而以活雷锋就不能喜欢她的理由哭天抹泪,最后则是直接污蔑刘峰对她出手不敬,而改变了刘峰的一生。
何小萍则是那个少有的能够欣赏善良的人,在大家都把刘峰的善良、奉献当成理所当然时,只有她体会到了他的可贵。组织因为林丁丁的一面之词分配刘峰去伐木连时,她带走了他要扔掉的东西,当大家议论他时,她在楼下说要去送他。她想告诉的不只是刘峰,更是那些根本不懂刘峰的人,即使全世界都不理解他也没关系,“我”还是会站在他这边。因为不曾被善待过的她,更能理解刘峰的善良。爱憎分明的她,一心想演A角的她,在机会来临时,因对文工团的失望、憎恶选择装病放弃。她活的明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宁愿放弃梦想,也不愿被世俗同化。
小说里的人物,大部分都是悲惨结局。而电影却给了他们好的结局,尤其是那些曾今出手伤害他人的人过得比谁都光鲜。只是我们也不得而知他们的光鲜从何而来。要说为什么坏人看起来过得更好?因为他们费尽心机,只为讨得有利可图之人的欢心,而这些人也早早变成了世俗的奴隶。并不是所有好人都有好的人生,影片中的刘峰就是典型,但谁也不知道对于他们而言所谓好的生活究竟是什么。他们看似物质世界十分贫乏,但他们活得云淡风轻,不屈服,不攀附,依靠自己的能力活在世上,他们的精神世界是饱满的。只要他们愿意,不会过得比坏人差,只是他们选择了善良,选择了大多数人一辈子也触及不到精神高度。
最后她跟喜欢的他,没有结婚,却选择了无言的陪伴。因为她理解他,欣赏他的善良,时过境迁,他也明白了她的可贵,所以他们选择了依偎彼此。影片结束,两行清泪告诉我,这是遗憾,是不甘,但这也是选择,是现实。我们要认清现实,也要敢于与现实抗争,就像小萍一样。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被卑鄙者的通行证。我们本不该评判任何人,更甚者是影视人物。但我想观他人,而正自己,有何不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