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尝试实操的同时,我了解理财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宽,我会主动上一些论坛,阅读相关的帖子,学习许多过来人的经验。我印象中曾经经常去转转天涯的投资理财版块,还有一些其他的论坛记不清楚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词出现的频率之高,再次给我留下了印象-----记账。
一般讲到建立记账习惯的,都会呈现这样一种逻辑。对于理财的初入门者来说,很多人会不自觉地想到股票基金银行存款甚至高利贷,但是这都走在了一个偏离的方向上。建立个人良好的理财意识,需要有基本功,尽管有些单调繁琐,但是却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从记账开始。这个逻辑在我之后几年至今的理财过程中被反复验证。对于一个想认真理财的个体,首先要做的是掌握个人的量化数据,而且这项工作要持之以恒。要全面掌握自己的收入和支出,建立基本数据以后,要有一个反馈的机制,通过长期数据的掌握,回头分析个人的财务情况,并且反思收入的结构,支出的合理程度,并进而为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打下坚实的量化基础。所以,千里之行,始于记账。如同一个国家,统计局是十分重要的部门,只有把真实而全面的数据收集上来,才能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否则,一个失真的数据引导会把大国经济带入歧途真的不是开玩笑的。
大概也是11年或者12年的样子,我开始记账了,开始几个月是拿手工记账,而且刚开始那会是相对比较粗糙的,比如说只笼统计伙食费,吃完了再去取,有时候一些小花费也没怎么认真记,但是这个习惯慢慢建立了,隔一段时间会统计一次总消费数。到了后来,我有了一只4s,在浏览时发现一个叫作挖财的记账软件,设计的很不错,方便易懂,便于上手,就用挖财记录自己的消费情况,这时的记录就很详细了,连很简单的消费都可以迅速记下来,也不用花时间抄写和记忆,刚开始只记录消费,后来把整个储蓄以及理财、收入的情况全部纳入进来,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个人财务档案,直到今天,我依然在用它,而且可以讲,尽管不敢说每一分钱都能准确无误,但每次校对数据的时候,误差都控制在极小的范围,我自己觉得这件事情对我是很有意义也是很有趣的。
经过几年的记录,我发现借助于理财软件的记账,无意中给自己的理财意识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记账在某种总程度上促使我的财务状况愈加合理。挖财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单项以及总体预算,并且会简明扼要的把每天每月的收支情况呈现出来,收支相减,结余为绿色,超支为红色,在记录的过程中,能够随时得到清晰的反馈,并时刻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有一个良好的判断,和大体的消费规划,今天我回头看去,觉得在过去几年财务状况能处在一个整体向好的局面里,挖财和记账习惯的养成功不可没,意义甚至超过了具体的理财行为,这么说绝不夸张,现在我的挖财软件中所记录的几十个月的收支记录,只有极个别的 月份状态显示红色,一般是有购买大件或者旅游等时机的情况,绝大多数是绿色,而且收支相减后的结余数额是比较合理的,大部分都在数千元,甚至好多月份结余破万,在这种情况下,我既能合理提高自己生活水平,又能随时把握消费幅度,十分方便。又比如,可以很方便的查询某一类消费的记录,挖财的消费类别设置是比较合理的,当然我想也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改善的结果,这样可以很清晰的提醒自己,在每一个种类上的消费理性程度。再如,收入的种类设置也是比较全面的,这样可以很清晰的掌握自己的收入结构,对职务性收入和理财性收入一目了然。另外,不同时间单元和种类的计算操作非常方便。
到今天,挖财的作用已经远超记账本身,它的社区功能聚合了各种状况的理财圈层,想入门或了解某一种理财类别是很方便的,当然,因为工作和个人事务的原因,我看社区的次数已经非常少了,但是它依然在对我施加着影响,不断完善我的理财知识和结构。挖财本身也成了一个各类理财途径的入口,我也时不时通过挖财参与一些理财活动,获取过一些收益。有时把几年前的回头看看,看到在学校的时候,在备注里还记着跟某个自己当时喜欢的女孩一起去看过的电影,或者精心挑选的礼物,顿时勾起很多回忆,好像是个小日记本,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今天的记账软件就更加五花八门了,除了挖财,还有随手记等一大批反应不错的APP,我也曾经把这些推荐给过身边的朋友,但很多人都没坚持下来,因为觉得太麻烦了,这就是一种通病,有热情却等不及建立一种生活习惯。我还是愿意基于自身体验强调一点,记账本身的基础作用,其重要性远胜过理财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