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不管教的勇气》心得

读《不管教的勇气》心得

作者: 采菊东篱zhz | 来源:发表于2020-09-07 01:58 被阅读0次

‘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每一位家长永远绕不开的话题,我亦如此。 转眼间,我与孩子到了青春期对上更年期的阶段。孩子到了叛逆期,我们俩人之间的小冲突不断发生。但我明白,孩子出现了叛逆,并不是他的错,做为家长的我,身上一定存在不少问题。怎么办?唯有读书、学习----学习如何做家长。

        近期,学习了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的《不管教的勇气》这本书,很有启发和感悟。  作者岸见一郎,是哲学家,1956年生于京都,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阿德勒心理学。他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的心理咨询师、顾问,著有《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入门》等。  以下为从《不管教的勇气》这本书中学习到的观点、方法论及本人的一些初浅体会。

        一、教育孩子的目标是“自立” 。  

        自立的三大条件:能够独立做出选择,能够独立判断自我价值和摆脱自我中心主义。这本书传授的教育方法将帮助我们促成孩子自立。书中不仅告诉我们,如何不管教孩子,才是更好的管教,同时也启发我们从孩子的视角理解他们,继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二、既不批评也不表扬的教养方式

       1. 作者提出不批评不表扬孩子。对孩子的批评与表扬,都不是一种与孩子平等的对话关系,家长都是处于居高临下的态度。 没有人喜欢批评,批评会带来负面影响,并会使孩子害怕父母,久而久之,会使孩子逃避批评,做事消极,变得懦弱。 

        可不是吗?回想起之前因故曾批评儿子,他表现出惊恐、委屈的表情,以及之后我行我素的表现,批评指责孩子的确是无用的。作者给出的办法是对孩子坦率地讲出你的担心之后,就只有等待,别无它法。

        但是真的要无视孩子的一些问题,等待他自我调整,自我改善?这的确是需要勇气。做为家长,对待孩子,要智慧,更需要的是勇气,同时,更要不断学习。

        作者认为表扬孩子,也是基于家长的居高临下的姿态,并不是一种平等态度,也不是管教孩子的好方法。孩子可能因此会依赖表扬,一旦得不到表扬,孩子有可能不好好做事。

      2. 当孩子做出良好行为时,可以用“谢谢”一词。如孩子在公共场所很安静,可以说:“谢谢你这么安静”,让孩子或得对他人的贡献感。如果孩子从一个行为中获得贡献感,就不会再做让家长头痛的事。

       3. 父母不要对孩子的课题横加干涉,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却不能代替孩子过一生,也不能决定孩子的人生。挫折和失败也得由孩子自己负责。 

       父母对孩子的课题横加干涉,将适成不良后果:   第一、破坏亲子关系,第二,发生问题,孩子会把责任转嫁给父母,而无法成长;第三干涉孩子的人生,是父母不相信不尊重孩子的表现,认为孩子不无力承担失败,从而阻碍孩子的成长。

       在这一点上,现实中的父母普遍存在问题,包括我在内。对孩子的学习、锻炼、穿戴等等事项,不断发表意见,甚至包办。这让孩子在有些时候表现出不自信。随齤孩子的长大,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自主要求越来越多,而我们一味横加干涉的话,之间的冲突也渐渐多了。       这两天便又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对他的学习安排加以批评,直接导致了他的语言顶撞,情绪不佳,而我也是怒气冲冲,情绪管理差点失控。还好,因为家中的毛孩子太可爱,成功地转移并化解了我们俩儿的不良情绪。中考压力之下,孩子身上的重负及家长的焦虑相互叠加的情况下,做为家长的我,更要避免将我的意向强加或者干扰到他。

        4. 体罚没有任何意义。作者认为体罚不是教育,而是报复,是为了给自己的愤怒的一鬓发个正当理由。而批评即使没有动手,某种意义上,也等同于体罚。 

    三、如何让孩子会学习

     1.要让孩子感受的学习的喜悦,学习是孩子必须自己解决的问题,没有谁能替代,如果只注重考试结果,孩子很难体会到求知的喜悦。

      的确如此。儿子学习编程课以来,每当通过冥思苦想完成一个程序的代码并顺利运行通过时,那发自内心的喜悦及成就感让他整个人都在发光。当他解决了一道数学或物理难题时,亦是如此。由此,便是学习的动力之一。

       本书作者还强调, 学习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它促人成长,不仅为自己,还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贡献感能让孩子体会到自我价值。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这一点。这方面我自认为对孩子灌输引导的不够,今后要在适当的时候引入这一话题。

     2、作者认为父母不能开口只谈学习,否则会让孩子感觉到”除了学习,就没有其他的话说了吗?"

       联想到每当儿子想放松,而我以自认为轻松平和的口气评价儿子的学习态度及方法时,儿子总是回敬一句:妈妈,能不能不要再谈学习了,我只能闭嘴。事实情况是,在我管教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儿子多数情况下能很好把控自己的学习与娱乐的节奏,学习成绩也趋于稳定。我的重心更多的是做好后勤。同时以不断学习的状态潜移默化地影响他,比如每周完成007不出局作业(儿子看我每周要要赶着作业,很是开心),有空听书看书,练字。

       作者认为 如果真的希望在学习上帮到孩子,父母可以参考以下三点做法:

      (1)批评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也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见 。

      (2)帮助孩子学会友好待人。人生不只有竟争,还有朋友,切莫让孩子成为学习很好,却只考虑自己的人。

        在这一点上,儿子做得很好,不论是成绩好的同学、成绩差的同学,有求于他时,都是尽力帮助。和他关系好的学霸之间,也没有设防。在班里也很有威信。每次在评优投票中,都是高票当选。

      (3)让孩子体会到贡献的价值感。   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作者希望家长们,用“谢谢你***”,而不是“你真棒!”之类的话语,让孩子从一个行为中获得贡献感、价值感,之后可能不会再做让家长头痛的事。

        原来, 多对孩子说“谢谢”其所完成的任务,是可以让孩子有更大的价值感。之前没有意识到这点。细想一下,平日里,孩子完成了规定的家务活,或者帮助我们完成一项工作后,我偶尔说声的一声“谢谢"只是想单纯表达对他的谢意而已。那从现在开始我要有意识对儿子这样说:谢谢你帮我到了垃圾,谢谢你帮我倒了水,谢谢你帮我买了菜等等话语。因为每一位孩子需要对自我价值感的肯定,如同他们需要在学校班级里的具有的存在感。

     3、作者在书中告诫父母们 ,要避免对孩子说:“只要学习好就行”,否则,孩子也许会以学习为理由不去承担其他事,这可能导致孩子连学习这件事也做不好。也不要因为孩子是考生而在家中享受特殊待遇。 作为家庭一员,孩子在学习的同时,必须学会合作

       这是给为父为母的我们再次警示 ,在抓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承担一些家务责任,比如每日洗碗,到户外遛家中宠物狗,有规律运动等等。这一点需要深深植入我们家长的理念中。有研究表明,干家务活能锻炼大脑,运动也能改造大脑,从而影响学习人的能力。

       而只知道学习的孩子,如同只知道工作,或被爱情占据头脑的一些成年人一样,都是不健康的状态。

     4.不要俯视孩子

      作者强调,没人能代替孩子学习。而学习的后果,都得由孩子自己负责。父母所做的事只能是

       (1)孩子不怎么学习时,父母可以认真地问自己有没有能做的事。

       (2)不对孩子的学习横加干涉。父母可以在征得孩子的同意时,和他们谈谈学习的事。如果孩子不愿意,那就暂时不谈。同时,告知孩子可以随时找自己商量。

        (3)平等地对待孩子。父母如果能平等地对待孩子,就不会任意地批评他们,孩子也会更冷静地接受父母的建议。

      四、作者在“要赋予孩子面对人生的勇气 ”中提出了一些方法建议,也很值得身为父母的我们时时反省做得是否得当。      

       (1)父母需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赋予他们勇气,不要认为自己不行。让他们明白: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所有事。

       (2)要让孩子学习应该认真,但不必过于沉重,孩子学习不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期待。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如果这次成绩不好,不用觉得辜负他人,也不必消沉,只需要为“下一次”努力就可以了。

       (3)父母要尝试、有意识地去关注孩子的闪光点和行为中的一面。

       (4)帮助孩子靠自己的判断决定人生   

             a)接纳孩子的真实面,不要与理想中的孩子作比较。当孩子体会到父母是无条件地爱自己,接纳自己时,他们会得到无法替代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会促使孩子更有力量去努力。

           b)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如果父母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可能让孩子怀疑自己,并产生抵触心理,从而无法冷静思考。做 为父母,能做的、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靠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人生,而不替他们决定。

          做父母不易。对孩子,要想具备不管教的勇气,唯有不断学习,提升自我休养、格局。也才能在其成长之路上起到引导、助力的作用。  一直走在学做父母之路上,自勉。

相关文章

  • 读《不管教的勇气》心得

    ‘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每一位家长永远绕不开的话题,我亦如此。 转眼间,我与孩子到了青春期对上更年期的阶段。孩子...

  • 读书心得

    今天晚上读了日本作家岸见一郎的《不管教的勇气》一书。 寻找管教的边界,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 我归纳一下我的心得...

  • 《不管教的勇气》打卡3

    今天是读巜不管教的勇气》第三天 最后一篇让我印象深刻的是 赋予孩子面对人生的勇气 我就是从小缺乏勇气的孩子,我不...

  • 有所管教,才有所不管教

    “不管教的勇气“我理解的是有所管教,才有所不管教。“管教”不是不管不问,不是放弃;“不管教”就是不控制。父母为什么...

  • 《不管教的勇气》读后感

    “不管教的勇气“我理解的是有所管教,才有所不管教。“管教”不是不管不问,不是放弃;“不管教”就是不控制。 父母为什...

  • 终身学习

    今晚听樊登分享《不管教的勇气》,这本书当中提出了一个特别震撼的口号,叫做”不批评也不表扬”的教养法,不管教的勇气,...

  • 读《不管教的勇气》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哲学家岸见一郎。 作者写这本书是依据100多年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这一理论与传...

  • 读不管教的勇气

    本书作者~[日] 岸见一郎 本书金句精选 1、父母无法代替孩子去生活,但能够帮助孩子鼓起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 2....

  • 写在《不管教的勇气》分享之前

    写在《不管教的勇气》分享之前 今天,我要给大家共读一本书叫《不管教的勇气》,这是我前两天给大家推荐的书。昨天这本书...

  • 【悦读笃行挑战300天计划】D006

    【日期】20200301 【书目】《不管教的勇气》 【娜娜阅读心得】 一、学有所获 1.无条件的爱可以给孩子安全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不管教的勇气》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zh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