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709516/ee39b656e087b883.jpg)
最近一直都在看医书 有关中医基础理论 药理药性等等
当我看到一个词语 情志不舒 从不懂到懂 更让我由衷地敬佩古人
什么是情志不舒那 说白了 就是西医说的内分泌失调 中医说是肝气郁结
古人却说是情志不舒 就是心情不顺畅(家庭 生活 工作 感情等等各方面的都有)心中有远大的志向 受到各种阻碍不能如愿 或者是事业不顺利 遇到这样的病人 古人是先医心
想想我们现在 到医院就是大大小小的检查 都没望闻问切 检查完想多问医生几句 大多都不耐烦的爱理不理
古人都说十分病 三分治七分医 就是药起三分的作用 医者起了七分的作用
用现在的话来说 过去的中医都是半个心理医生 他们能够懂得患者的难处 痛苦 不易 能够用同心去和患者沟通 和患者建立起信任感 树立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和能够治愈的信心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管控情绪的人心 是多么的重要
人若遇到一位有仁心的医者 在医生的帮助下能够让情绪得到合理的控制 那病不治就好了一半
我们都知道王阳明从小身体就不太好 他有何良药 让自己创立心学的
王阳明一生历经坎坷 遭廷杖 下诏狱 贬龙场 功高被忌 被诬谋反 可谓受尽了命运的折磨 放在平常人那里 估计早就被郁闷死了
但是王阳明却在生活中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情绪 在龙场的时候 跟他去的随从都相继病倒 只有他自己安然无恙
王阳明自己说 我来龙场两年 也被瘴毒侵害 但是我却安然无恙 这是因为我始终保持了积极的情绪 乐观的心态 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悲悲切切 抑郁哀愁
现代科学也证明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体健康 一个人如果快乐 体内就会分泌出一种激素 提升身体状态 一个人如果抑郁 郁闷 那么身体状况就会随之下降
在赣州的时候 陈九川病倒了
王阳明对陈九川说 生病这件事 正确面对它确实很难 你感觉如何
陈九川说 这方面的功夫 确实很难
王阳明回答说 经常保持快乐的心情 就是功夫
在王阳明看来 保持快乐不是一种天赋 而是一种能力
是一种通过智慧和修行就可以获得的能力 王阳明正是通过他自己的智慧 在逆境中保持了快乐的心境 在毒瘴之地生存了下来 而且还修身治学 德业兼进 最终在龙场悟道 创立心学
王阳明曾说 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 过去未来事 思之何益 徒放心耳
只要常存养此心 就能经常觉察到心的存在 这就是做学问
已经过去的事 和那些还没到来的事 想它有什么益处吗 这样胡思乱想 只能白白丢失清明的本心
一个人要想获得快乐 就得有活在当下的智慧
曾经有人向马祖禅师请教如何修行 马祖禅师答 饥来吃饭 困来眠
这个人就很奇怪 说 其他人也是这样做的啊 难道他们和你一样用功
马祖回答说 不是的 他们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 睡觉的时候想着吃饭 而我 吃饭就是吃饭 睡觉就是睡觉 所以不一样
王阳明曾经以此典故写过一首诗
饥来吃饭倦来眠 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 却从身外觅神仙
简单来说 就是活在当下的时刻 专注眼前的事情 不要胡思乱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