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晃晃的灯管,刷刷的写字声,偶尔的窃窃交谈和压低声音的笑声。这就是有时会略显难熬的晚自习,而当你有学习状态时,又是特别依赖每天的这一小段时间。
为了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安静的晚自习时间,班主任想方设法,费尽周折。
枯燥的学习生活和相对乏味的校园环境总是促使人寻找一些刺激,到了晚上,这种情绪会尤其激烈,而我们班,又总是站在寻求刺激的最前沿。
我一直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别的班就可以安安静静,还是他们吵得时候我们听不到。遗憾的是,这个问题再也找不到答案了。
刚上高一的时候,学习任务比较少,活动又多,每天吵吵闹闹。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多天,每天一上晚自习,吵闹几乎成为常态。眼看着愈演愈烈,班主任便增加了跟自习的时间。他在的时候大家就安静,一走便恢复常态。常见的招数全都使了出来,在后门偷看、惩罚、让班长维持纪律。所有的办法都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终于,他使出了杀手锏。
这个办法不知道是历届沿用,还是他从别处习来,总之有够损的。他竟然想到了在班里安装监控,说是监控,其实就是一个行车记录仪。把我们在班里的情况录下来,然后他检查。
这个方法在一开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过了没多久,还是失效了。大家在不断的斗争中有了经验,因为行车记录仪的成像清晰度问题,我们发现,只要班里吵得不是特别厉害,低下头小声的说话就不会被发现。再加上他查的不是特别仔细,那么多的东西搁谁也看不过来,纪律问题又变的严重起来。
慢慢的这个问题班主任也发现了,他又制定了新的方案。视频由他秘密成立一个小组来查,并且每次都必须把违反纪律的人记录下来,要是没人被记录,这段视频就由他来查,查出问题,查视频的人和违反纪律者受同样惩罚。
这个规定一出,晚自习确实安静不少。但也是时好时坏,让晚自习面貌真正发生改观的还是到了高三的时候,什么制度都没有制定,每个人都在安安静静的学习,各做各的,不再和别人说闲话。这让我得出一个结论,在一定程度上,精神力量对人的引导作用要远远好过严酷的法律。
2
说到晚自习,就要提早自习。回忆起来,晚自习可以用这几个词来概括,吵闹、疲惫、努力、路灯、清风。早自习则是安静、煎饼、昏昏欲睡。
冬天的早自习通常是煎熬的,天还一片黑就得起来,加上晚上睡得晚。早起就更是一种折磨,那种痛苦,无法描述。
挣扎着从被窝里爬起来,闭着眼睛穿好衣服,草草吃点东西。赶紧骑车往学校跑,风刮的脸生疼。北方的冬天,那真不是盖的。
我家离学校比较近,这也是我很欣慰的地方。骑车就算慢点,十几分钟也就到了。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校开始把早上的时间切成了两段,提前到校,上自习,然后是吃饭时间,之后再上自习。
因为早上起不来,我没少受罪。要不就是狂蹬自行车,一大早就气喘吁吁的赶时间。要不就是提心吊胆的迟到,能按时到到的时候极少。本来对这些事已经忘得差不多了,现在一边回忆一边写,真是觉得这些年不容易。
放假久了,慢慢觉得自己的有些能力在不断退化。偶尔看到手机里一些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关于学习的消息,这种方法、那种方法一大堆。这些东西就像引子,把我这些年在学校慢慢学习到的东西一点点的引了出来。
我原来可以每天接受那么多信息、我原来可以思考那么艰深的问题、我原来可以起那么早坚持学习那么久。这样那样的回忆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些年在学校受的教育于我而言究竟有怎样的意义,是一种给予还是剥夺?
课本知识在高考结束那天,我悉数还给了老师。当初为了学它们,我想尽了办法鼓励自己,调整心态,让我可以在一次次失败后有热情和勇气重整旗鼓。燥热的班里独自思索、静谧的夜晚奋力演算、枯燥的课堂保持精神,这所有的一切早已汇入我的血脉,让我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