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从大学开始吧,看小说成为我每天消遣的方式之一。有人说看小就,能让你体会千万和人生百态,无论遇到怎样的事情,都能波澜不惊。无论是精彩纷呈、逻辑严密、还是脑洞大开的小说,我都有看过,许是看得多了,我心里一直有个愿望,我也要写一部小说,在一个背景宏达的设定里,主角有着我予的入生观价值观,在我设计的情节里,成就属于我们共同的梦想。这也是我加入趁早100写作计划初心。
感谢趁早让我迈开了第一步,昨天的写作练习里,我尝试着写一篇疑共的小说,真正投笔的时候,我才发现写一个自洽且烧脑的故事有多难,海里一直浮现各种画面、某个故事片段,精彩了,然而遗憾的是,这些画面太过零碎,只有一个个不相关的面,却没有一条完整清晰的主线,勉强将所有想写的画面联系在一起,却离故事的初哀越来越远,文字支离破碎,以至于难以在写下去,对于习惯了天马行空写到哪算哪的我,是一个大的挑战,一种写作习惯的完全颠覆。
大纲才是写作的生命线,唯有绕着生命线不断伸展延伸,幼苗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这也同时要求我,对脑袋里一闪而过的画面点子要有取合,唯有这样才不会将故事讲得七零入落,成为四不像。
看故事是一件在容易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写故事却需要对生活的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与身临其境的体验。比如在昨天的写作故事里,我想描述的是一个生活寒酸的男人在一家高档西餐厅里向一个女人求婚的事。设定里,这个男人要求服务生在他求婚的时候放婚烟进行曲,看似一件普通的事,我却卡顿了,西餐厅是否有钢琴师,要求弹奏,送上鲜花,我不清楚这种服务需不需要另行付费,为了表现出男人的寒酸,是否需要把付钱这一环节作为一个冲突点,体现男人的贫穷。
为了描述这一情节,就写了几百字,然而与主线的关联度却不高,对后面的情节推动也没有太大的权重,思考片刻后,我选择了将这一部分的描写删除。
再比如,在推动故事情节的时候,按照以往的写作习惯,我先描述环境,从男人推开西餐厅后,他的动作表情,他与服务生的互动,他在等待一个人,写了将近千字左右后,我又停顿了下来,这样的表述方式,进展太过缓慢,平铺直述的描述方式很容易让人乏味,平淡无奇。
认真对照以往常看的小说,我发现对话是故事类写作最常用的手法,比重占了全文一半以上,穿插动作、环境,心理活动的表述,简洁明了的描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立场,通过对话加快推进事件的进程。
方法+技巧+练习,今天是写作的第六天,每一天尝试一种新的风格新的类型,每天发现新的问題,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喜欢这个过程,仿佛在不断接近那个最好的自已,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