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半年没上过菜市场,新近搬了家,头等大事当然是寻访附近的菜市场。从一个隐蔽的入口进去,没来得及赞叹社区规划的高明,便被淹没在闽南语中。尽管那些闽南语发音各异,有时需要伸长脖子瞪大眼睛以表示:不好意思,没听明白,但已经足够亲切了,作为一个讲闽南语的外乡人,我又一次在厦门这座城市找到了“归属感”。
在厦门久了,常有他乡作故乡的感觉。与我那人际闭塞人情逼仄的闽南乡镇老家相比,厦门自然是美丽的,温馨、文艺、小资、浪漫、清新…这类词汇悉数来形容她都不尴尬,她接得住。然而这座海上花园城市对厦漳泉三地最微妙的吸引在于一脉相承的闽南文化,异乡的生活,故乡的文化,算得上讨巧的便利。
对我来说,厦门能够他乡作故乡的确是因为地缘上的便利:方言无障碍。闽南人讲普通话乡音浓重,关于闽南普通话的笑话随处可见,因此大家更爱讲闽南语。我的普通话没有明显的乡音,一般刚认识的朋友知道我是闽南人都表示惊讶:“你的普通话很标准,一点也不像闽南人!”出于这种隐蔽的虚荣,除了在家,大部分周围都是闽南人的场合,我喜欢讲普通话甚于闽南语。
也有例外,比如买菜的时候。菜市场的摊主多半是闽南人,买菜时挤在一群下了班疲惫不堪的外地青年中,听摊主用闽南腔的普通话跟他们买卖,不慌不忙地用闽南语问摊主:“胡萝卜多少钱?”摊主会立刻亲切地转身来优先接待你,方言带来的阻隔是否给外地人造成排外的感觉,我曾很严肃地思考过,并认真地觉得我不应该总在菜市场讲闽南语以获得便利。
但我享受这种方言的亲切。背井离乡的人们也会喜欢他们选择的城市,但是那种与生俱来的亲切不易得。在一座城市生活久了,你未必多热爱它,但是你会习惯它。你的胃已经习惯了和儿时味道不一致的美食,你说话的口音和当地人比起来足以乱真,但当你听见熟悉的乡音,你多少还是会觉得你选择的城市它永远代替不了故乡。因为方言的便利,我没有漂泊异乡的实体感觉,所以对不在厦门的朋友言必曰“我们厦门”,以标榜厦门给我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让我心理上越发远离故乡,除了探望父母,已经不再喜欢回去。
我的老家在闽南沿海的一座村庄。家门前有一口池塘,院子外面是一望无际的田野,黄昏时余晖穿过树梢洒向镜面似的池水,倒影出紫红的半边天。我常常会怀念日落时刻天地黯淡前的美丽,但已经不再喜欢那个地方了。回家呆过三天以上,农村那种因为封闭无趣衍生的家长里短鸡零狗碎以及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那种急赤白脸的攀比就会让我不自在,想要逃离。所以,我常常会忘记我来自一个口音细听起来与其他闽南人有所区别的小县城,操着一口畅通无阻的闽南语,努力将他乡作故乡。
有次回家去看父母,午休时间的车,我坐定准备好好睡一觉,大巴还没开出车站,邻座的女人便义愤填膺地开始跟她的姐妹抱怨妯娌的家长里短,一路到家婆婆妈妈不间歇。从大家庭的乔迁家宴到婚嫁礼数,从小孩儿的16岁生日到高考奋战,家长里短、鸡皮蒜毛,我居然一路听得起劲,困意全消。我突然意识到,吸引我的是她那口无比熟悉的闽南语乡音。我听多了口音各异的闽南语,她那口乡音是我与生俱来的。
厦门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年轻人不大讲闽南语,菜市场之外,只有到老区,才会有哗啦啦的闽南语。有一阵子喜欢走街串巷,在巷子里溜达,听人讲闽南语,很有古早的感觉。闽南是著名侨乡,早年远走东南亚谋生的人非常多,据说现在在东南亚很多地方,闽南语仍然使用度非常高。朋友的公司招外派菲律宾的员工,要求懂英语或闽南语,不懂闽南语的朋友说,这工作为你量身定做,赶紧。玩笑话而已,我当真琢磨起来:“不同地区的闽南语需要时间互相适应才能准确对话,你别以为是个闽南人讲闽南语就能立马上手。”“都讲闽南语,能有多大差别。”“你上菜市场听听就知道了,菜市场可算闽南语博物馆。”
外地人讲闽南语是一开口便告诉当地人你是外地人。我的外地朋友孜孜不倦地学一些简单的对话,诸如“这个多少钱”、“不好意思”、“便宜一点啦”,美其名曰这样买东西不会被宰。没两句被人回话:“你不是本地人吧”,冤枉道:“我讲得很标准啊!”的确是很标准啦,但就是不地道啦!
再地道也没有用啦,土生土长的厦门人、漳州人或者泉州人一开口,便在闽南文化的一脉相承中暴露出魏泾分明。租房时跟房东聊天,没说两句话房东便认出我是泉州人,“我听你说闽南语就知道你是泉州人”。认识的闽南人多了,我也开始有这种能力,不仅能准确听出对方是厦门人、漳州人还是泉州人,甚至可以准确到县级,“听你口音好像漳州平和人吧?”“你是泉州晋江人吧?”常常把人吓一跳。
当我在菜市场用闽南语招呼菜贩“给我一把空心菜”,我已经告诉对方我不是厦门人了。我不介意厦门把我当作异乡人,只是有点感触,原来乡音知道你来自哪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本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