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18)
总算把那一大摞活忙完了,我用手使劲地搓了几下,感觉到手有些热了,就迅速地捂了捂自己有些发胀的眼晴。
我突然感觉到有人在看着我,张开双手,扭头看过去。
谢姐有些怜惜地看着我:“怎么累着啦?”
謝姐和我搭档。
她也是我来这个单位见到的第一个同事。她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就像绝大多数本地人一样,上学,工作,结婚,生子,……一辈子就在一个地方呆着。
谢姐长得高高大大,微胖,脸型偏圆,整个人看上去显得福态。
她很热心,或许是看我是外地人,一个人在外很不容易,对我极为照顾,工作上也常常指点一二,对她,我甚是尊重,还有些感激,在她身上我感觉到了那么一丝丝亲情,就像自家姐姐一样。
“噢,没有。”我有点自嘲地说,“毕竟还年轻,这点活真不算什么?”
谢姐没有在这事上纠缠,只是问了一句:“这快放假了,过年回家么?”
“得回去呀!”
“票买着了吗?”
“还没呢?这不自己是没空去买,前天刘璐找人去买,我让她帮我捎一张。”
“现在票可是不好买。”谢姐欲言又止,然后终于还是没说什么。
刘璐晚上过来找我,她托的那个人不能确定是否买得着票,她问我有没有朋友可以买到票,这样保险一点。
我挠挠头,往常我只是让工作忙得焦头烂额,这不来了快半年了,这城里还没怎么逛过,平常也没个朋友,我心里不由得一阵悲哀,事情到这份上了,也真是的。
“要不,我哪天晚上去火车站排队买去?”
“先找找人吧,实在不行再说。反正我是一定要回去的。”
我有些汗颜,有时候,柔弱的女孩子反而比我更有决断力。
到年关了,手头活感觉特别多,这个时候就很羡慕那些老员工,特别是那些领导,上下嘴皮一张,跑断底下人的双腿,……抱怨是没什么鸟用的,还是赶紧把活儿忙利落吧。
其实活也不是太多,至少不会让我打怵,就是有点细,关键是有些细节对我这个新手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愣是找不到其中的逻辑,还得一点点掰。活在你手上,怎么干好,是你自己的事,领导可不会关心过程如何?
第二天,谢姐来得稍微晚点,一进门,我抬头跟她打了声招呼,赶紧又低下头,这活儿太费心神了,由不得我分心。
谢姐看我很忙,便不打扰我,忙着自己的事,整个屋子安静下来。只听得我翻动帐本和写字的声音。
偶尔停下来,我就有点发怔:这咋回去?万一这票买不着,可咋办?
就在这一愣神间,我一抬手,把旁边的一个墨水瓶给打翻了,糟糕的是,那瓶盖没盖严实,墨水流了出来。
我大叫一声,飞速地把资料捡起来。万幸,没事。
我忙不迭地收拾了一番。
谢姐被我这一声吓了一跳,忙过来帮忙。
这个小事故彻底地破坏了我工作的心情。我干脆站起来歇会儿。
謝姐关切地问我:“我看你好像有心事?”
“昨天,刘璐告诉我,票很难买。我……”
“嗐,我本来想问你这事,我家先生他们学校学生订票,他正好管这事。不过,有可能会没座。”
“有票就行,至于座不座的,咱不是年轻吗,怎么不都过去了。”
“到你那儿得多长时间啊?”
“顺利的话,得一天半不到两天。”
“这么久啊?!”谢姐听完我的话有点夸张地叫了起来。
“睡一个晚上差不多就到了。”我有些清淡地说。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真的是年轻,一点儿也不以为意。
晚上,我碰上张欣和刘璐一块出去,刘璐说:“我们的票可还是没有着落哦!你看看还有没有办法?”
“正要跟你说这事呢?我办公室的谢姐的先生学校学生订票,倒是可以给我们捎上,不过很可能是站票。”
“站票也得回,你让谢姐帮忙订上,我这边看能买上吗?双保险,到时候再退就是了!”
票的问题总算解决了。
谢姐告诉我,刚好买到了两张票,有座。我暗暗松了口气,要不那么远的路真要没座还真的够呛。
票得等两天才能拿到。
我笑着跟谢姐说:“票买着了,心里一块石头就落地了,要不我还琢磨着哪天晚上上火车站排队买去呢?就怕排一个晚上都不一定买得着!”
“像你们这样出门打拼,没一个亲朋好友的可真不容易。当初怎么不在本地找个工作呀?你们有学历根本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问题呀?”
我沉默了。
有些话还真不能对人说。
好在谢姐像没事人一样,“一个人在外,什么都要自己管。你吃饭怎么办呀?”
是呀?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早上出去吃个早点,中午就在那食堂里吃,晚上有时出去吃。”
“吃饭可是要紧事,随意糊弄可不行,把身体搞垮了可不得了。你现在年轻扛得住。结婚就好了!”
……
我已不记得那场谈话如何收场。只是觉得自己越来越想,越来越想,越来越想那个叫故乡的地方。
终于放假了。
谢姐和我约好见面取票的地点,时间。在凛冽的寒风中,我们像地下工作者接头一样,完成了一件大事情。我再三谢过谢姐,看着她消失在人群里。
隔天,我也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我顺着大包小包还有挤在包中间的人慢慢地往车站里挪步,车站里特有的气味有点臭哄哄,熏得人有点喘不过气来。
终于挨到点了,挤上火车,我找到自己的座位。把行李放到行李架上。
我的心终于落了地,背靠在有些发硬的座椅靠背,看着还在不断涌动的人群,我有点恍惚……
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我像一只候鸟,飞向南,又飞向北,……
从此开始一年度的大迁迁徙。
那个迁徙的季节叫年:
“”爆竹声声辞旧岁,
东风款款接新春。”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齐帆齐写作成长营(9)篇205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