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你是废墟的泪,你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
当我耳边响起这段凤凰卫视《文明之旅》节目的主题旋律时,内心不禁涌起一股生而为人的骄傲,无论身处世界何方,拥有何种肤色,总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共同守护和敬畏,那就是人类缔造的灿烂文明。
余秋雨作为该节目的特邀嘉宾,曾与诸多知名主持人,以吉普车为交通工具,耗时4个多月,行程4万多公里,探访了人类的五大文明和主要宗教发源地。
这本《文明之旅》便是这场旅程的文字结晶。作为余秋雨的读者粉丝,难免不自觉地与《文化苦旅》做点比较。
显然,这两本书风格迥异,《文化苦旅》书名中的"苦"字意味深长,那是中国人共有的、特有的一种民族情感,是沉重的、艰难的、悲壮的。而其中的“旅”字范围主要是国内的人文古迹和自然山水。从文字风格来说,《文化苦旅》文学性很强,夹叙夹议,读来既脍炙人口,又引人深思,易激发读者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文明之旅》书名中的“之”字则有一种随意性,所以本书更多的像是一本游记,读起来非常轻松接地气,只是这不是普通的游记,而是涉及到世界诸多文明,跨越了希腊、印度、尼泊尔等诸多异域国度。余秋雨像是一位历史人文知识渊博的向导,只要跟着他的文字,便可一书走天下。
如果读《文化苦旅》是怀揣一颗中国心,读《文明之旅》则是携带一双世界眼。跟随余秋雨的脚步和文字,我们会跨越国界和种族,站在整个人类的视角,去观察、体悟、反思旅程中不同的文明、文化、风俗、乃至人性。开放、包容和接纳,唯有把全人类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才能延续文明、守卫和平。
而当走遍世界,回望我锦绣中华,那句“万里长城永不倒”是我们永恒的信仰。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0227/dfe214070fb6017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0227/98c09b2361c941e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0227/4c85d24ef5e2bce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0227/5e3dfe8c57fc6c2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