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段文字,
影响生命的成长,
总有一个人在生命中,
留下抹不去的痕迹。
—— 董卿
时隔数十日,才想起寒假时候想看的《朗读者》这档节目,这两天忙中偷闲,看完了前两期的《朗读者》。猝不及防的感动,这档节目比我预期还要好很多。
《朗读者》的第一期主题是遇见,第二期是陪伴。对于遇见,董卿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而于陪伴,她则认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因为,那个人,把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送给了你,那就是——时间”。《朗读者》每期选定的主题,虽为简单,却关乎真情。也正是如此,每一位朗读者都可以在漫漫书海遇到一段真切的文字,用自己的经历与情感去朗读。
朗读,很容易被界定为一件停留在学生时代的事儿。但说实话,在从小学到高中这12年里,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可以说都并不喜欢朗读。平平仄仄分不清,前鼻后鼻总搞错,我们都是地道的南方人,L、N不分也是常有的事,每次语文课上被老师“请”起来朗读,难免会出错引起一场哄堂大笑。朗读,在那时候的我们看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相反,有点让人难堪。
学生时代的我们似乎也不太喜欢听别人朗诵,可全中国的语文老师大概都有给学生播放朗诵视频的习惯吧,上学这么多年,我们也算是一个忠诚的听读者。哦!其实只能算的上是一个听者。大多数时候的我们,是读不懂这些朗诵者的情感。朗读者亦真亦假的情感投入,我们未经世事的纯白如纸,慷慨激昂或是柔情似水的朗诵相反来得有点瘆人。
然而,当朗读撞上不一样的生活经历,文章与诗歌的情感便无限丰满起来了,这才是《朗读者》中每一位朗读者的魅力。他们以不同的社会身份体验着这世界上各种形态的生活,以虔诚的心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为观众朗读文章。对的,他们没有很优质的声线,没有很专业的朗读技巧,甚至没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看的过程中我也曾很不厚道地因为一个老人奇怪的语调而噗嗤噗嗤地笑过。可那又怎样,我依旧尊重这个老人的朗读,他的朗读声里,藏着他生命里最动人的故事。
当文字遇见了有情感的声音,便成了朗读。每一个用心生活的人,都决定了他将拥有一个朗读者的身份。
如果有一天,你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邂逅了央视的朗读亭,请尝试着打开那扇门,把一段文字读给合适的人。
网友评论